抓包工具Fiddler做接口測試,初步學習


今天上網學習的時候,突然發現有這么一個工具,叫Fiddler,百度方的解釋為:Fiddler是一個http協議調試代理工具,它能夠記錄並檢查所有你的電腦和互聯網之間的http通訊,設置斷點,查看所有的“進出”Fiddler的數據(指cookie,html,js,css等文件,這些都可以讓你胡亂修改的意思)。 Fiddler 要比其他的網絡調試器要更加簡單,因為它不僅僅暴露http通訊還提供了一個用戶友好的格式。[1]

所以考慮了下,這應該是個可以用來測試移動應用前端對於App處理接口異常的一種工具。於是乎,下載了好好研究了一下。

之前的接口測試,不管是准確性測試還是壓力測試,其實更關注的是接口對於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測試時單向的一個情況。

忽略了另外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App對於接口的異常數據的處理是否能達到容錯的目的。正好這個工具可以彌補這方面的內容。

於是乎,繼續研究吧。

1. 安裝,沒什么好說的,特意安裝了最新版本,但桌面沒有出現應用圖標,郁悶了一會,最土的方式從安裝文件中撈出來發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 啟動了使用起來沒有什么特別的。

3.配置基本為零。如果Fiddler不修改配置的話,Ie直接就兼容了,我用的Firefox需要在網絡里面配置下代理服務器,地址為:127.0.0.1也就是本機,端口默認為8888,沒有修改。如果瀏覽器無法訪問網絡,重啟瀏覽器和Fiddler,解決問題。

4. 連接之后,從fiddler 上就可以看到很多的數據,真的很多,如何找到有用的數據,呵呵,慢慢來。

學習這個工具,我的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獲得錯誤的數據,查看App是如何處理的。

  • 斷點,修改Request

引用別人一種非常經典的圖片,來表述這個問題。在發送請求到服務器的時候,修改信息,傳輸錯誤的值。

我用了比較極端的方式,是斷了所有的請求,來看App傳輸的數據。

  • 斷點,修改Response

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里我傳輸了數據到服務器,但是返回的時候,我又篡改了數據,同時也可以發送一些其他的狀態到App的前端,看前端的App的容錯處理是怎么做的。

如圖:

我又這么多狀態可以返回給App,前端等着遍歷,得到不同的處理情況吧。呵呵。

 

意義何在:

跟Don聊過這個東西,他的意思是這樣做的意義不大,因為前端都可以進行處理,為什么我還要研究下呢?

1. 作為測試,不做,就是錯誤呵呵。。。

2. 防止一些意外發生,之前項目中,因為更換了找回密碼的運營商,所以可能返回值有變化,或者原有接口沒有返回值,但是造成了客戶使用的過程中,點擊找回密碼,程序崩潰的情況發生。

3. 為自動化做准備,因為根據下午的學習情況來看,這里有需要測試的類型還比較多。更期望的測試情景是,接口完成之后,使用某種自動化方式來驅動Fiddler從而進行接口的自動化測試工作。。。。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