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長春區域賽結束已經4天了,是時候整理一下這次比賽的點點滴滴了。
也是在比賽前一周才得到通知要我參加長春區域賽,當時也是既興奮又感到有很大的壓力,畢竟我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區域賽水平,還是很有挑戰性的。在接到通知后,我便開始臨陣抱佛腳,課也不怎么聽了,上課把時間全都用在了看各種算法上,回到實驗室便整理模板、開cf練手。在去比賽前,已經將所看過的算法模板都整理好了。
周五上午9點三刻左右,我們便出發了,需要經歷12個小時才能到達我們此次的目的地——長春,途中我還將計算幾何稍微看了一下。直到晚上11點半,我們才到達第40屆ACM亞洲區域賽長春站的主辦學校——東北師范大學。
第二天上午是報道、領隊服,下午是簡單的開幕式,之后便是熱身賽,坐在我們對面的是大連海事大學的隊員。熱身賽一共4題,A題是用來測試測評機壓力的,這道題是由我敲的,目測可以AC,但是直到熱身賽結束也沒有判出來。B題是道數學題,交給了白岩和丁丁,但是並沒有解決。C題是圖論題,題目是我看的,等我把題意告訴白岩后一會兒,白岩便跟我說了他的思路,然而當時已經沒有時間了,所以熱身賽的結果便是——爆0了。結束后,我們便和高可攀隊討論了一下C題,本來是想尋求一點安慰的,結果發現我並沒有讀懂題意,所以白岩的解法也是錯的。此場熱身賽以慘敗告終,但是畢竟只是熱身賽,也沒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提醒自己明天要好好看題。
周日上午9點,比賽正式開始了,一共13道題。我們三個人每人看四題,20分鍾后,白岩發現了一道水題,一A了。我看到一道排序問題,把題意說給丁丁后想了有一會,丁丁開始按他的思路敲,結果WA了。再與白岩討論以后,決定按照白岩的想法暴力跑兩遍,終於A了。同時,我看到一道異或題,白岩在經過對數據的時間計算決定直接n^3暴力,結果真的奇跡般地A了,只能怪數據太水了。以上便是這場區域賽中我們隊全部AC的三題,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我們都在解決那道計算幾何題。按照丁丁的思路我運用在高鐵上看的計算幾何模板敲了一個多小時,然而WA了,調試了近4遍還是同樣的結果,在離比賽結束還剩半個多小時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將題目理解錯了,又犯了和熱身賽同樣的錯誤,真是不應該啊。於是開始重新寫代碼,但是還是運用了和之前類似的思路,這是導致此次比賽打鐵的第二個原因,第二次讀題還是沒有注意到給的點是格點,離比賽結束還有10秒,我們提交了最后一發,隨着WA的結果給出,我的第一場區域賽就這樣結束了。最后,我們隊以四名之差無緣銅牌。然而坐在我們對面的大連海事大學竟然拿到了銀牌,這讓我尤為驚訝。在等待頒獎和頒獎期間,我們都沒怎么說話,畢竟大家的心情都很沮喪,但事實就是事實了。前132名就可以拿銅了,而我們卻還是沒有拿到,原本的自信都化為了無言的落寞,只能說我們實力未精。
晚上吃完飯,白岩帶我們去了KTV,想調解一下心情,那天晚上我唱了很久,也是我第一次在KTV唱歌,以前去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不過心情還是好了很多。
回去的高鐵上,無事可做,便又想起了比賽的經歷:如果我沒有看錯題目,如果我沒有用計算幾何的方法解題,甚至如果我在來的路上沒有心血來潮看了計算幾何的模板,也許我們就可以AC那題了,也不會有這么一段沮喪的往事了。不得不承認,我的狀態確實是不好。以前並沒怎么出現過看錯題意的情況,然而偏偏在這最重要的關頭出現了,此次比賽的失利,我負主要的責任,同時也連累了白岩和丁丁,我owe他們一塊銅牌。
今年的ACM比賽對我而言已經結束了,只等明年再戰了,我希望我還能去東北賽區,結束我未完成的比賽。
回來以后,也沒有什么興致看新的算法了,還是先把已經會的算法整理成博客吧,同時也要和學姐一起做大創的項目了,刷題的進度可能要慢下來了。。。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第一次區域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