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工作流程target和initiator


隨着企業級的數據呈指數增長,傳統的集中式存儲方案已無法滿足其存儲要求,因而存儲區域網(storage area network,SAN)技術被廣泛應用,但其存在距離短、價格貴和構建復雜等不足。基於iSCSI協議的IP存儲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存儲技術,它將IP網絡技術集成到存儲I/O之中,在構建異構的存儲網絡方面具有其它數據訪問協議無法比擬的優勢?,已經成為當前網絡存儲技術的研究熱點。

使用iSCSI協議來組建存儲網絡,具有低廉、開放、大容量、兼容性好等特點,而其主要缺點首先是存儲和網絡使用同一個物理接口,其次是需要頻繁地將SCSI命令封裝到IP包中以及從IP包中解析出SCSI命令,它們都將加重網絡帶寬和處理器的負擔,影響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從而限制了iSCSl技術的發展。

 

訪問iSCSI Target設備的典型I/O流程為:

①當用戶向一個iSCSItarget設備發出訪問請求時,應用程序通過系統調用訪問文件系統:

②文件系統解釋這個I/O命令,分析I/O命令所在的設備和地址,然后將請求發送給SCSI上層驅動程序:

③SCSI上層驅動程序將相應的I/O命令轉換為SCSI命令,並發送給iSCSI Initiator;

④iSCSI Initiator將SCSI命令封裝打包,通過網絡發送到iSCSI Target模塊;

⑤iSCSl Target模塊收到iSCSI命令包后,將iSCSI命令包中的SCSI命令發送給SCSI底層驅動程序;

⑥由SCSI底層驅動程序完成I/O請求,將數據按原路徑返回給用戶。

 

以iSCSI讀操作為例,其具體處理流程為:

①發送iSCSI命令;

②緩存調度;

③讀取數據;

④使用iSCSI協議對數據進行封裝;

⑤傳輸iSCSI協議封裝的數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