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內核總結


     一般來講,瀏覽器分為外殼部分和渲染部分。外殼部分就是用戶看得見摸得到的外觀和操作界面;而渲染部分則包括了瀏覽器內核和JS引擎,其中JS引擎主要負責執行javascript語言實現網頁上的動作,而內核則負責渲染網頁,把數據變成用戶可以看得見的網頁內容。
     瀏覽器內核也就是瀏覽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渲染引擎決定了瀏覽器如何顯示網頁的內容以及頁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瀏覽器內核對網頁編寫語法的解釋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網頁在不同的內核的瀏覽器里的渲染(顯示)效果也可能不同,這也是前端人員需要在不同內核的瀏覽器中測試網頁顯示效果的原因。
內核分類:

Trident:
該內核程序在1997年的IE4中首次被采用,是微軟在Mosaic代碼的基礎之上修改而來的,並沿用到IE11,也被普遍稱作”IE內核”。
Trident內核的常見瀏覽器有:
IE6、IE7、IE8(Trident 4.0)、IE9(Trident 5.0)、IE10(Trident 6.0);360安全瀏覽器(1.0-5.0為Trident,6.0為Trident+Webkit,7.0為Trident+Blink)獵豹極輕瀏覽器,360極速瀏覽器(7.5之前為Trident+Webkit,7.5為Trident+Blink)獵豹安全瀏覽器(1.0-4.2版本為Trident+Webkit,4.3及以后版本為Trident+Blink)獵豹極輕瀏覽器,傲游瀏覽器(傲游1.x、2.x為IE內核,3.x為IE與Webkit雙核)、百度瀏覽器(早期版本)、世界之窗瀏覽器(最初為IE內核,2013年采用Chrome+IE內核)、2345瀏覽器、騰訊TT、淘寶瀏覽器、采編讀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1.x為Trident,2.0及以后版本為Trident+Webkit)、阿雲瀏覽器(早期版本)、瑞星安全瀏覽器、Slim Browser、 GreenBrowser、愛帆瀏覽器(12 之前版本)、115瀏覽器、155瀏覽器、閃游瀏覽器、N氧化碳瀏覽器、糖果瀏覽器、彩虹瀏覽器、瑞影瀏覽器、勇者無疆瀏覽器、114瀏覽器、螞蟻瀏覽器、飛騰瀏覽器、速達瀏覽器、佐羅瀏覽器、海豚瀏覽器(iPhone/iPad/Android)、UC瀏覽器(Blink內核+Trident內核)等。其中部分瀏覽器的新版本是“雙核”甚至是“多核”,其中一個內核是Trident,然后再增加一個其他內核。國內的廠商一般把其他內核叫做“高速瀏覽模式”或“極速模式”,而Trident則是“兼容瀏覽模式”,用戶可以來回切換。

Gecko:
Gecko的特點是代碼完全公開,因為這是個開源內核,因此受到許多人的青睞,這也是Gecko內核雖然年輕但市場占有率能夠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不過事實上,Gecko 內核的瀏覽器仍然還是Firefox (火狐) 用戶最多,所以有時也會被稱為Firefox內核。
Gecko內核常見的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Mozilla SeaMonkey、Epiphany(早期版本)、Flock(早期版本)、K-Meleon

Presto (已廢棄):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經采用的內核,現已停止開發並廢棄。Opera現已改用Google Chrome的Blink內核。

Webkit:
Webkit(Safari內核,Chrome內核原型,開源):它是蘋果公司自己的內核,也是蘋果的Safari瀏覽器使用的內核。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
WebKit內核常見的瀏覽器:傲游瀏覽器3、Apple Safari (Win/Mac/iPhone/iPad)、Symbian手機瀏覽器、Android 默認瀏覽器。

Blink:
由Google和Opera Software基於Webkit引擎研發的排版引擎。2013年4月3日,谷歌在Chromium Blog上發表博客,稱將與蘋果的開源瀏覽器核心Webkit分道揚鑣,在Chromium項目中研發Blink渲染引擎(即瀏覽器核心),內置於Chrome瀏覽器之中。

 

移動端瀏覽器內核總結
在移動端瀏覽器中,根據調查各種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如下圖:

UC瀏覽器
UC手機瀏覽器使用u2/3/4內核開發,本質是基於開源內核Webkit開發,在Webkit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優化,並不能算是完全的自主內核。  

QQ瀏覽器
騰訊X5內核是基於Webki引擎,進行了深度優化和拓展,具有超強的雲壓縮加速能力,騰訊的產品不僅手機QQ瀏覽器,手機QQ和微信都用的X5內核,這要比原生內核要安全穩定,也不會出現卡頓,加載超時這些情況。所以用QQ瀏覽器看網頁的體驗要遠遠高於那種普通的搭載原生內核的APP的。

百度手機瀏覽器
T5內核是百度手機瀏覽器團隊為用戶打造的專屬內核,該內核可對手機上網進行全面提速,優化了對JavaScript,HTML5的支持,優化WebAPP體驗效果,提升瀏覽器對網頁的兼容性,百度方面稱這一版本不同於絕大多數Android手機瀏覽器直接調用系統自帶的內核瀏覽器,而是通過移植最新的webkit瀏覽器內核。

360手機瀏覽器
中國著名互聯網安全公司360發布360手機瀏覽器G5內核版,G5內核版是基於Chrome深度修改定制的,在大多瀏覽器尚且停留在使用webkit內核時,360后來居上,直接將目光投向了當前最先進的Chrome內核上

對於這幾種瀏覽器的內核技術PK,可參考UC、QQ、360手機瀏覽器內核技術大比拼

     不管是UC的U3內核、QQ的X5內核、百度的T5內核、360的G5,都是在WebKit上二次開發的內核。這些瀏覽器都是基於Chromium開發的,所以有的說是采用了Chrome內核,而Chrome、Chromium的內核就是Webkit排版引擎,所以又有的說是采用了Webkit。

故在前端人員編寫的移動端網頁css文件時,主要考慮webkit內核就可以了。順便再此推薦幾款移動端網頁調試工具DebugGap、browsersync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