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JS/HTML/CSS】web中的HTTP協議(1)


最近都在coursera刷課,加上自己課業也忙起來了,總是忘記寫學習筆記ORZ

自省ing...

在寫HTML的時候,form表單需要通過HTTP協議向服務器提交、查詢數據(如下圖)

客戶端通過HTTP協議,向Server發送數據

主要方式有GET和POST兩種(其他的還有PUT、DELETE 和 HEAD)

HTTP message 格式有兩種request和response。

其中request message可以抽象成下圖:

HTTP head 包含一些請求信息,第一行是request line,由方法字段(GET/POST等)、url、HTTP協議版本字段組成

后繼的幾行是header line.

HTTP entity body 在使用GET方法的時候為空,在使用POST方法的時候包含一些表單提交的信息和文件。

一般請求數據時使用GET(如果不聲明method,默認為GET),提交數據使用POST

GET只能傳送少量的數據,而且傳送的數據都會顯示在url中,安全性不大

POST可以傳送相較於GET更多的數據,上傳文件(較多字節)、password(需要較高安全性)的時候需要采用POST的方法

 

response message 可抽象成:

HTTP head 中的首行時狀態行,包含了HTTP版本信息、狀態碼

 后繼幾行是header line, 指示了一些服務器版本和HTTP entity body 的信息

e.g. content-type:text/html 表示body中包含一個html 文件

 

一些常見的狀態碼:

200 OK :成功打開

301 Moved Permanently :請求對象被永久移除

400 Bad Request :錯誤的不能被服務器理解的請求

401 Not Found : 請求的對象不在該服務器上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服務器不支出當前請求message的HTTP版本

 

 

僅作學習筆記用,有錯誤請指出>  <, THX...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