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redis
1、進入redis官網(redis.io)下載redis穩定版安裝包,目前穩定版本為3.0.4
2、在linux /usr文件夾下新建redis文件夾,拷貝安裝包redis-3.0.4.tar.gz到redis文件夾
3、解壓tar.gz包
[root@localhost redis]tar zxvf redis-3.0.4.tar.gz
4、編譯安裝包
[root@localhost redis]make
配置redis
1、打開redis目錄,新建文件夾etc (配置文件目錄)、run(運行pid文件目錄)、var(鏡像備份文件目錄)
2、在etc目錄下編輯配置文件redis_6379.conf
[root@localhost etc]# vi redis_6379.conf
#是否后台運行 daemonize yes #pid文件保存路徑 pidfile /usr/redis/run/redis_6379.pid #端口號 port 6379 #接收來自於哪個個ip地址的請求,如果不設置,將處理所有請求 bind 127.0.0.1 #超時,單位為秒 timeout 300 #log日志級別分為4級,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生產環境一般開啟notice loglevel notice #log日志位置,不設置,默認打印命令行終端 logfile stdout #數據庫個數,默認使用0數據庫 datebase 16 #設置redis進行數據庫鏡像的頻率,單位為秒,意思為當900秒之內有1個key發生變化時,進行鏡像備份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進行鏡像備份是否壓縮 rdbcompression yes #鏡像備份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數據庫鏡像存放位置 dir /usr/redis/var/ #設置該數據庫是否為其他數據庫的從數據庫 slaveof yes #設置同時鏈接的客戶端數量 maxclients 12800 #是否默認備份數據庫鏡像到磁盤 appendonly no #設置對appendonly.aof同步的頻率,always表示每次讀寫都進行,everysec表示只對寫進行累積,每秒同步一次 appendfsync everysec #是否開啟虛擬內存 vm-enabled no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vm-max-memory 0 vm-page 134217728 vm-page-size 32 vm-max-threads 4 hash-max-zipmap-entries 512 hash-max-zipmap-value 64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list-max-ziplist-value 64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activerehashing yes
3、保存並退出,完成配置。
測試redis
1、啟動redis服務,在linux終端輸入src/redis-server命令啟動redis
2、客戶端鏈接驗證,打開另一個窗口,例如我是用xsell管理的,打開xsell連接到linux服務器,輸入命令src/redis-cli,如出現以下情況說明鏈接客戶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