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環境 - Nukkit插件從0開始


請認准本教程目錄篇永久鏈接:http://www.cnblogs.com/xtypr/p/nukkit_plugin_start_from_0.html ,未經作者許可轉載本系列文章任何內容的,視為已向作者支付50元人民幣稿酬。作者支付寶賬號:237356812@qq.com。

系列作者:粉鞋大媽 文章出處:http://www.cnblogs.com/xtypr 歡迎轉載、翻譯、收錄,也請保留這段聲明,不勝感激。

Nukkit插件從0開始:搭建環境

上一篇:沒了 目錄:Nukkit插件從0開始 下一篇:Hello World!

 

考慮到許多讀者是第一次接觸Java編程,或者把Nukkit插件作為自己的第一個Java應用,我將以圖文詳細講解所有步驟,若有不好見諒。

 

安裝Java 8


(注:截至筆者發稿時,jdk的最新版本是1.8.0_60,筆者使用的也是這個版本。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可能有更新的jdk版本,此時現實的版本文字應有少許不同。如果有更新的jdk版本修改了下載、安裝方式與配置方式,此時本文只作為參考。)

檢測jdk是否已安裝

jdk是Java語言的軟件開發工具包,開發Java軟件時必須安裝jdk。由於Nukkit使用Java 8的新特性來優化性能和代碼可讀性,你必須安裝jdk 8來開發Nukkit插件。

打開控制台(windows按徽標鍵+R,在彈出的窗口輸入cmd然后回車;linux直接打開控制台),輸入以下代碼並回車:

javac -version

返回的應該類似於以下的結果:

javac 1.8.0_60-ea

如果類似於以上的結果,恭喜你已經成功的安裝了jdk 8,可以跳過這個步驟的教程。

如果返回的版本是1.7.0或者更舊的版本,或者返回的類似於“'javac' 不是內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運行的程序或批處理文件”,說明你還沒有安裝最新版本的jdk。

查看系統位數

安裝jdk之前,我們需要查看系統的位數。

windows系統可以打開控制台(windows徽標鍵+R,在彈出的窗口輸入cmd然后回車),在里面輸入

systeminfo

耐心等待后,在輸出的文字中查看自己的系統版本。找到“系統類型”,右邊顯示x86說明你的系統是32位,而x64代表64位。(筆者使用的是64位系統)

linux系統,可以打開控制台輸入

uname -a

然后觀察輸出的文字。如果包含“x86_64”,說明運行的是64位系統。如果包含“i386”“i686”等字符,說明運行的是32位系統。(筆者示范的linux系統是64位系統)

獲取系統位數之后,你可以去安裝jdk了。

安裝最新版jdk

請打開以下鏈接下載最新版本的jdk: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8-downloads-2133151.html

找到以上頁面后,閱讀相應的條款,點擊“Accept License Agreement”同意后,從右邊“Download”欄選擇自己相應系統的jdk安裝包下載安裝。這里注意安裝時需要分清自己的系統是32位還是64位版本,64位盡量使用x64版本的jdk,32位只能使用x86版本的jdk,在jdk對應的系統位數不影響開發與編譯。

安裝過程因系統而異,這里就不詳細講解了。

另外,jdk安裝包也包含相應版本的jre,所以你無需在java官網上再下載安裝一次jre。

在windows系統安裝jdk后,你需要配置jdk來保證命令行正常使用。

windows系統中jdk的配置

這里以windows 7為例,講解配置環境變量的方法。

- 右鍵“計算機”,點擊“屬性”,

在彈出的窗口中點擊“高級系統設置”,“環境變量”,

- 點擊“系統變量”下面的“新建”,在彈出的窗口的“變量名”輸入“JAVA_HOME”(不帶引號),“變量值”輸入你之前安裝jdk的安裝路徑,我的是“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60”(不帶引號),這里根據你安裝jdk的路徑來輸入。然后點擊確定

- 在“系統變量”中尋找“Path”(不帶引號)變量,選中后點擊“編輯”,在“變量值”的最后面(注意不是把整個替換,是添加在最后面)輸入:

%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然后點擊“確定”。

這里要注意原來Path的變量值末尾有沒有;號,如果沒有,先輸入;號再輸入上面的代碼。

- 點擊“系統變量”下面的“新建”,在彈出的窗口的“變量名”輸入“CLASSPATH”(不帶引號),“變量值”輸入以下的字符串(注意,最前面有一個點“.”不要忘了):

.;%JAVA_HOME%\lib;%JAVA_HOME%\lib\tools.jar

然后點擊“確定”。

- 檢查是否配置成功。點擊windows徽標鍵+R,輸入cmd並回車,在打開的控制台輸入“javac -version”和“java -version”,如果都能正確的返回版本信息,說明配置環境變量成功了。至此,你的jdk已經安裝並配置完成。

 版=權=聲=明==本文=章歡=迎轉=載 收=錄 翻=譯 請認=准本教=程目=錄=篇永=久=鏈=接:http://www.cnblogs.com/xtypr/p/nukkit_plugin_start_from_0.html 。除該鏈=接以=外刊=登此文=章的鏈=接均不=是作=者所撰=寫,不能保=證內=容的最=新性和可=靠性特=此=聲=明 本=段是為防惡=意網=站爬=蟲的抄=襲或復=制粘=貼式抄=襲而特=意撰=寫 搬=運者和翻=譯者可以不把這段搬=運或翻=譯 

安裝jdk 8后,你還需要一個代碼編輯和調試工具來幫助你的開發。一個合適的IDE是你最好的選擇。

 

安裝IDE


IDE,即集成開發環境,是輔助編程開發的軟件。使用合適的IDE能有效地減少代碼語法錯誤、編譯麻煩等問題,加大開發效率。目前java開發者常用的IDE有Eclipse,NetBeans,IntelliJ IDEA等軟件。我這里使用IntelliJ IDEA 14.1(以下簡稱“IDEA”)與windows 7系統為例子,來講IDE的安裝和配置。

打開IntelliJ IDEA的官方網站 http://www.jetbrains.com/idea/,點擊“Get IntelliJ IDEA now”

 

IDEA分付費的Ultimate版和免費的Community版,選擇自己的系統后,根據自己的需求點擊下載使用,一般的使用免費的Community版就足夠了。

下載后跟隨安裝向導即可安裝。

至於破解版與破解方法,自行尋找。請支持正版!

 

至此IDE已安裝完成。下面以IDEA為例,講講用IDE搭建Nukkit開發環境的方法。

 

使用IntelliJ IDEA配置Nukkit開發環境


首先打開IDEA,點擊“Create New Project”來創建一個新的工程。

在側邊欄選擇Java,Project SDK選擇SDK為1.8,然后點擊“Next”。

然后直接點“Next”。

在“Project name”里面填自己的插件的名字,系統會幫你定好Project location,如果你需要更改存儲的路徑手動更改即可。然后點“Finish”。

一陣電光火石之后,IDEA已經幫我們配置好了工程。不過不要急,先最小化IDEA的窗口,打開我們的插件工程存儲的文件夾。

新建一個名為“nukkit”的文件夾,打開,把我們准備好的Nukkit核心jar(我這里是Nukkit.jar)丟進新建的“nukkit”文件夾。

在“nukkit”文件夾新建一個“src”文件夾,然后吧我們准備好的源代碼丟進去,這樣“src”文件夾里面看起來有一個“cn”文件夾。

然后在“nukkit”文件夾內創建一個空的“plugins”文件夾。

回到IDEA的窗口,在左邊的1:Project側邊欄右擊第一行自己的工程,點擊“new”->“file”,輸入“plugin.yml”(不帶引號)並點擊“OK”,來創建plugin.yml文件。

接下來配置工程。點擊工具欄的“File”->“Project Structcre”,打開工程結構設置頁面。

打開“Project language level”下面的列表框,選擇“8 - Lambdas,type annotations etc.”。

選擇左側的“Modules”,右鍵右邊“Sources”下方自己的工程文件夾。

選擇“New Folder”,輸入“resources”並確定。文章出自:http://www.cnblogs.com/xtypr

右鍵剛創建的“resources”文件夾,選擇“Resources”。

選擇左側的“Libraries”,點擊加號來添加新的Library。

在彈出的“Select Library Files”窗口找到之前創建的“nukkit”文件夾並展開,按住ctrl,同時選中之前添加的nukkit的jar文件(我這里是nukkit.jar)和“src”文件夾,並點擊“OK”。

在彈出的“Choose Modules”窗口選中自己的插件工程,然后點擊“OK”。

選擇左側的“Artifacts”,點擊中間的加號,選擇“JAR”->“Empty”。

將右邊的“unnamed”改成自己的插件名字(這將是輸出的jar包名字)。

找到“Build on make”並勾選左邊的框。

點擊“Output directory”右側的“...”按鈕,找到之前創建的“plugins”文件夾並選中,然后點擊“OK”。

點擊下方的加號,選擇“Module Output”,選中自己的插件工程然后點擊“OK”。

點擊加號,選擇“File”,找到之前的“plugin.yml”並選中,然后點擊“OK”。

再次點擊加號,選擇“Directory Content”,選擇剛剛的“resources”文件夾,點擊“OK”。

最后點擊右下角的“OK”。

回到主界面,點擊“Run”->“Edit Configurations”,點擊左邊的“+”->“JAR Application”,IDEA自動選擇Path to JAR。把“Name”右邊的“unamed”改成插件名字。點擊“Working directory”右邊的“...”按鈕,選擇“nukkit”文件夾,然后點擊“OK”。點擊“Before Launch”下面的加號,點擊“Build Artifacts”,再彈出的窗口選擇自己的Artifact,然后點擊OK。

需要注意的是,要確認上面的“Path to Jar”是“nukkit”文件夾內的nukkit的jar包,圖中沒畫。(感謝@Lyw指出)

點擊“OK”來關閉窗口。

至此,使用IDEA開發Nukkit的環境已搭建完成,可以在里面發揮想象力,制作自己的第一個插件了。

 

上一篇:沒了 目錄:Nukkit插件從0開始 下一篇:Hello Worl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