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什么時候使用構造方法


JAVA是面向對象的語言,面向對象不是這么直接簡單,它的設計思想就是要代碼重用。即我以前干過類似的事,那么我找出以前可以用到的代碼,完成一部分。以前沒有的我重新寫。這樣就有了類。
有了類,就是有了可以重用的代碼,但是我怎么產生這個對象呢。必須要實例化這個類(當然這不是唯一產生對象的途徑,比如單例模式,但本質上說所有途徑都是一樣的)。那么就要用到構造函數。即告訴程序我現在要實例化一個對象了,你給我馬上分配內存。將內存的首地址賦給我指定的類對象。而且有時候你需要傳遞參數到函數里面,有了構造函數就方便了,構造函數可以有無數個。當然,傳遞參數到到對象里面也可以其它方法,比如直接賦一個值給成員變量

 

構造方法就是與類同名的那個方法,它的作用是可以用來初始化
class Person //人類{
public Person(String n,int a) //構造方法
 {
 name = n; age = a;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 = new Person("張三",14);//這就是作用
}
new一個對象的時候要用到構造函數,例如Hello hello = new Hello();這時調用的是Hello的無參數構造方法;Hello hello = new Hello("hi");這個是調用Hello有參數構造方法,在JAVA中如果不寫構造方法的話,會默認加上一個無參數的構造方法,但是如果已經有了一個有參數的構造方法,那么無參數的構造方法就不會默認被加上.如果Hello類中已經有了一個有參數的構造方法,這時再使用 Hello hello = new Hello();來創建對象的時候就會出錯,這就是為什么書上要強調寫了有參數的構造方法就最好加一個無參數的構造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