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類似於一個光學系統,但它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光學系統,還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人眼觀察圖像時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應及特性:
(1)從空間頻率域來看,人眼是一個低通型線性系統,分辨景物的能力是有限的。由於瞳孔有一定的幾何尺寸和一定的光學像差,視覺細胞有一定的大小,所以人眼的分辨率不可能是無窮的,HVS對太高的頻率不敏感。
(2)人眼對亮度的響應具有對數非線性性質,以達到其亮度的動態范圍。由於人眼對亮度響應的這種非線性,在平均亮度大的區域,人眼對灰度誤差不敏感。
(3)人眼對亮度信號的空間分辨率大於對色度信號的空間分辨率。
(4)由於人眼受神經系統的調節,從空間頻率的角度來說,人眼又具有帶通性線性系統的特性。由信號分析的理論可知,人眼視覺系統對信號進行加權求和運算,相當於使信號通過一個帶通濾波器,結果會使人眼產生一種邊緣增強感覺一一側抑制效應。
(5)圖像的邊緣信息對視覺很重要,特別是邊緣的位置信息。人眼容易感覺到邊緣的位置變化,而對於邊緣的灰度誤差,人眼並不敏感。
(6)人眼的視覺掩蓋效應是一種局部效應,受背景照度、紋理復雜性和信號頻率的影響。具有不同局部特性的區域,在保證不被人眼察覺的前提下,允許改變的信號強度不同。
人眼的視覺特性是一個多信道(Multichannel)模型。或者說,它具有多頻信道分解特性(Mutifrequency channel decompositon )。例如,對人眼給定一個較長時間的光刺激后,其刺激靈敏度對同樣的刺激就降低,但對其它不同頻率段的刺激靈敏變卻不受影響(此實驗可以讓人眼去觀察不同空間頻率的正弦光柵來證實)。視覺模型有多種,例如神經元模型,黑白模型以及彩色視覺模型等等,分別反應了人眼視覺的不同特性。Campbell和Robosn由此假設人眼的視網膜上存在許多獨立的線性帶通濾波器,使圖像分解成不同頻率段,而且不同頻率段的帶寬很窄。視覺生理學的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這些濾波器的頻帶寬度是倍頻遞增的,換句話說,視網膜中的圖像分解成某些頻率段,它們在對數尺度上是等寬度的。視覺生理學的這些特征,也被我們對事物的觀察所證實。一幅分辨率低的風景照,我們可能只能分辨出它的大體輪廓;提高分辨率的結果,使我們有可能分辨出它所包含的房屋、樹木、湖泊等內容;進一步提高分辨率,使我們能分辨出樹葉的形狀。不同分辨率能夠刻畫出圖像細節的不同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