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分區,有三種,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
一個硬盤主分區至少有1個,最多4個,擴展分區可以沒有,最多1個。且主分區+擴展分區總共不能超過4個。邏輯分區可以有若干個。
其中擴展分區不能直接用,必須用來分出邏輯分區,邏輯分區存活於擴展分區中。邏輯分區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
window支持五種類型的動態卷,簡單卷、跨區卷、帶區卷、鏡像卷和RAID-5 卷。
簡單卷:基本磁盤轉化為動態磁盤后,所有的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就變成了簡單卷。
跨區卷:跨區卷的成員不能有系統卷和啟動卷,跨區卷是把其他磁盤上的空余空間組合成一個比較大的邏輯卷,也就是說把其他磁盤上未分配的空間組成一個跨區卷。存儲信息時,跨區卷會先存儲完其中一個成員的磁盤,再存儲到下一個
帶區卷(RAID-0)
可以提高I/O性能
從大的數據庫中讀寫數據
以極高的傳輸速率從外部源收集數據
裝載程序映像、動態鏈接庫或運行時庫
RAID-5
RAID 5 是一種存儲性能、數據安全和存儲成本兼顧的存儲解決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為系統提供數據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盤空間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數據讀取速度,只是多了一個奇偶校驗信息,寫入數據的速度比對單個磁盤進行寫入操作稍慢。同時由於多個數據對應一個奇偶校驗信息,RAID 5的磁盤空間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儲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運用較多的一種解決方案。
以四個硬盤組成的RAID 5為例,其數據存儲方式如概述中的圖片所示:圖中,P0為D0、D1和D2的奇偶校驗信息,其它以此類推。由圖中可以看出,RAID 5不對存儲的數據進行備份,而是把數據和與其相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存儲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盤上,並且奇偶校驗信息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存儲於不同的磁盤上。當RAID5的一個磁盤數據損壞后,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去恢復被損壞的數據。
用簡單的語言來表示,至少使用3塊硬盤(也可以更多)組建RAID5磁盤陣列,當有數據寫入硬盤的時候,按照1塊硬盤的方式就是直接寫入這塊硬盤的磁道,如果是RAID5的話這次數據寫入會根據算法分成3部分,然后寫入這3塊硬盤,寫入的同時還會在這3塊硬盤上寫入校驗信息,當讀取寫入的數據的時候會分別從3塊硬盤上讀取數據內容,再通過檢驗信息進行校驗。當其中有1塊硬盤出現損壞的時候,就從另外2塊硬盤上存儲的數據可以計算出第3塊硬盤的數據內容。也就是說raid5這種存儲方式只允許有一塊硬盤出現故障,出現故障時需要盡快更換。當更換故障硬盤后,在故障期間寫入的數據會進行重新校驗。 如果在未解決故障又壞1塊,那就是災難性的了。
這筆記是我之前學習的時候存下來的,忘記是在網上復制還是自己寫的,今天弄了磁盤所以把這些分享一下 記錄出來我今天學的。
新人學習!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