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數據類型及原生對象簡介


js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給網頁增加交互性的編程語言,它的技術體系包含了一下幾個方面:

1.JavaScript核心語言定義:包括數據類型,變量,常量,運算符,語句等.

2.原生對象和內置對象

3.瀏覽器對象BOM

4.文檔對象類型DOM

5.事件處理模型

 

 

將js添加到文檔中的方法有三種:

1.內嵌式  

2.將js源文件通過<script>元素的src屬性連接到XHTML文檔中

3.腳本包含在XHTML事件處理屬性中,例如onclick

 

 

js的數據類型分為原始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

 

一.原始數據類型

分為:Undefined,Null,Boolean,Number,String.

js提供了typeof來判斷一個值是否表示一種原始類型,如果是,還可以判斷他表示的是哪種原始類型

輸出結果

 

數據型的轉換:

 

二.引用數據類型----對象

對象分為原生對象,內置對象,宿主對象

1.原生對象Array

Array的定義方式有以下幾種:

var arr=new Array( );

arr[0]=0; arr[1]=1;arr[2]=2;

var arr=new Array(1,2,3);

var arr=[ ];

 

Array的常用方法:

 shift(): 刪除數組的第一個元素,返回刪除的值.

 pop(): 刪除數組的最后一個元素,返回刪除的值.

unshift(): 把參數加載數組的前面,返回數組的長度.

push(): 將參數加載到數組的最后,返回數組的長度.
concat():把兩個數組拼接起來
splice(start,deleteCount,val1,val2,...):從start位置開始刪除deleteCount項,並從該位置起插入val1,val2,...
reverse(): 將數組反序,並返回新的數組
slice(start,end):返回從原數組中指定開始下標到結束下標之間的項組成的新數組.
例子:

先設置(以下的myPrint是自己封裝的方法,相當於document.write)

var arr = [1, 2, 3, 4, 5];
var arr1 = [6, 7, 8];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下面的設置:
var test = ["a", "b", "c"];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2.原生對象Date:

獲取日期:

var now=new Date() 

獲取年份:

now.getFullYear()

獲取月份:

now.getMonth()+1

獲取日期:

now.getDay()

 

Math方法:

MyPrint(Math.ceil(13.1)       //輸出14(向上取整)

MyPrint(Math.floor(13.1)       //輸出13(向下取整)

MyPrint(Math.round(13.1)       //輸出13(四舍五入)

MyPrint(Math.random()       //產生0到1之間的隨機數

 

 

string對象:

輸出結果: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