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Xmanager及VNC登錄遠程桌面


如何調用遠程桌面,比較常見的有兩種方式:Xmanager及VNC

正好今天鼓搗了一下,特整理如下:

Xmanager

Xmanager的調用也有兩種方式:

一、直接在Xshell中調用

      這時需設置會話屬性,如下圖所示,需在“隧道”選項上勾選“轉發X11連接到(X):”

      

二、用Xstart登錄遠程桌面

      如圖,主機,用戶名和身份驗證是必須的,協議必須為SSH,關鍵在於命令的填寫(下面詳表),填寫完畢后,即可點擊“運行”

      

      登錄遠程桌面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命令:

      1> gnome-session  調用gnome桌面

      2> startkde  調用kde桌面

      3> /usr/bin/xterm -ls -display $DISPLAY   調用終端窗口

      第一種和第二種比較容易理解,第三種出來的圖形其實如下,其實就是一個終端窗口

      

注意:這三個命令在Xshell中同樣適用,其實第三個命令實現的效果就是類似於Xshell這樣的終端窗口。

        如果報“/usr/bin/xterm:  DISPLAY is not set”錯誤,可在終端上設置xhost +或者export DISPLAY=192.168.2.1:0.0,這里,192.168.2.1指的是客戶端地址。

在實際生產環境中,往往沒有必要登陸到遠程桌面,直接調用應用程序即可,譬如,安裝Oracle,直接執行./runInstaller即可。

 

VNC

VNC主要有兩部分組成:vncserver和vncviewer,其中vncserver是服務器端軟件,提供VNC服務,vncviewer是客戶端軟件,遠程調用VNC服務的。說白了,就是vncviewer能遠程登錄到vncserver所在的主機。

在這里,我們以Redhat自帶的tigervnc-server作為服務器端軟件。

一、安裝服務器端軟件

# yum install tigervnc-server -y

二、設置vncserver密碼

# vncserver

第一次執行會讓你輸入密碼,至少6位,后續在vncviewer連接服務器端主機中需要用到。

注意:后續可用vncpasswd命令修改密碼

三、啟動vncserver服務

啟動vncserver服務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etc/init.d/vncserver start,此種方式需要編輯配置文件。

[root@node1 ~]# /etc/init.d/vncserver start
Starting VNC server: no displays configured                [FAILED]

報以上錯誤,需修改配置文件

$ vim /etc/sysconfig/vncservers 

添加以下內容:

VNCSERVERS="1:root"

指該服務啟動時,會在root用戶下配置一個VNC服務,對應的端口為1。如果要開啟多個服務,可設置如下:VNCSERVERS="1:root 2:root 3:oracle",指的是會開啟三個VNC服務,其中有2個是在root賬戶下,端口分別是1和2,另一個是在oracle用戶下,端口是3.

PS:網上很多博客會在上述配置文件中同時添加以下內容:VNCSERVERARGS[1]="-geometry 1024x768",配置窗口分辨率的,個人實驗了一下,沒什么效果,遠程桌面的分辨率還是得在服務器端設置。如圖所示:

修改完配置文件后,再次啟動

[root@node1 ~]# /etc/init.d/vncserver start
Starting VNC server: 1:root 
New 'node1.being.com:1 (root)' desktop is node1.being.com:1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root/.vnc/xstartup
Log file is /root/.vnc/node1.being.com:1.log

                                                           [  OK  ]

通過上述輸出可以看出,新生成的桌面地址為node1.being.com:1,其中node1.being.com是本地主機名

下面,我們再看看新生成的桌面對應的窗口

[root@node1 ~]# netstat -ntlup |grep vnc
tcp        0      0 0.0.0.0:5901                0.0.0.0:*                   LISTEN      9164/Xvnc           
tcp        0      0 0.0.0.0:6001                0.0.0.0:*                   LISTEN      9164/Xvnc           
tcp        0      0 :::6001                     :::*                        LISTEN      9164/Xvnc 

其實,5901是vncserver服務默認的第一個端口,對應的是上述node1.being.com:1中的1.

第二種,直接手動執行# vncserver命令開啟vncserver服務,如下所示:

[root@node1 ~]# vncserver

New 'node1.being.com:2 (root)' desktop is node1.being.com:2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root/.vnc/xstartup
Log file is /root/.vnc/node1.being.com:2.log

通常這種方式也更為簡便,也不需要配置/etc/sysconfig/vncservers文件。

可根據實際使用場景進行相應的選擇,第一種適用於對VNC有經常性的需求,可設置開啟自啟動,但操作略微麻煩,需修改配置文件,可同時開啟多個服務;第二種適用於對VNC偶然性的需求,操作方便簡單,每次只能開啟一個服務。

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vncviewer登錄

四、用vncviewer遠程登錄

點擊“Connect”

輸入第二步中設置的密碼,點擊“OK”即可登錄。注意:Username為灰,無法填寫,在該例中,因為vncserver服務是在root賬戶下開啟的,所以默認登錄的是root賬戶。

五、關閉vncserver服務

關閉vncserver服務有兩種方式,

# /etc/init.d/vncserver stop

這種方式是依據/etc/sysconfig/vncservers的內容進行關閉,如果VNCSERVERS="1:root 2:root 3:oracle",則關閉時會同時關閉這三個服務,輸出內容如下。而通過手動執行# vncserver命令開啟的vncserver服務則不會被關閉。

[root@node1 ~]# /etc/init.d/vncserver stop
Shutting down VNC server: 1:root 2:root 3:oracle           [  OK  ]

第二種是可以手動關閉指定端口,語法如下:

$ vncserver -kill :1

六、設置開機自啟動

# chkconfig vncserver on

總結:

本次配置是基於RHEL 6.3,6x版本的都不需要配置$user_home/.vnc/xstartup,其中$user_home是執行vncserver命令用戶的家目錄,如果是root用戶執行的,則$user_home指的是/root,如果是oracle用戶執行的,則是/home/oracle,以此類推。6x版本的會默認啟動服務器登錄的窗口,一般是gnome,如果是5x版本的系統,出來的窗口可能較簡陋,則出來的是twm窗口,這時,需配置$user_home/.vnc/xstartup文件。

以root用戶為例

vim /root/.vnc/xstartup

注釋 twm &

添加 gnome-session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