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http://blog.163.com/cp7618@yeah/blog/static/7023477720142154449893/?COLLCC=1318255100&
這個工具可以用於任何版本 8i 或以上的 Oracle 數據庫服務器,並支持大部份 Oracle 最新版本的功能,包括目錄、表空間、同義詞、實體化視圖、觸發器、序列、類型等。下邊的這張圖是oracle版的,MySQL和Sql Server的基本上和它是一樣的。先來看一下Oracle版的吧!
看到了這個界面,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歡,這個界面十分的簡潔,沒有多余的東西,我認為對於日常的操作基本上可以滿足要求了,數據庫的操作都十分的方便,我相信看過一眼,基本上就會了。以下是我對這個軟件的安裝和配置。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一、Navicat for Oracle的安裝:
1、雙擊它的安裝文件,出現如下所示的界面,這里我選擇的是自定義安裝,單擊“下一步”繼續安裝,如圖所示:
2、在出現的界面中,選擇安裝的目標文件夾,這里我選在了d盤,單擊“下一步”繼續,如圖所示:
3、在出現的界面中,選擇要安裝的組件,單擊“安裝”按鈕,如圖所示:
4、經過幾秒鍾的時間,軟件成功的安裝了,接下來單擊完成按鈕,啟動這個工具,如圖所示:
二、Navicat for Oracle的配置
1、啟動該工具,出現如下的開始界面,單擊“連接”選項,進行連接數據庫,如圖所示:
6、在“新建連接”對話框中,輸入任意的連接名,選擇默認的連接類型,輸入oracle數據庫所在的服務器地址,這里我選擇是“localhost”,輸入oracle的端口號“1521”,輸入數據庫的SID或者是該數據庫所對應的服務名,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這里我使用的是“scott”,單擊“連接測試”按鈕,進行測試,看看是否成功,如圖所示:
7、當我選擇開始測試的時候,出現了錯誤:“ORA-12737: Instant Client Light: unsupported server character set CHS16GBK”,這個錯誤是很典型的,是由於服務器的編碼不支持造成的,但是如果我改變了服務器的字符集編碼,這是不現實的,所以上網找了解決的方案,最后知道了只要去oracle官網下載一個最新版的OCI的文件,將原先的OCI的文件的覆蓋即可解決下,只不過文件稍微有點大。該文件在博客的末尾已經提供了,下面是文件的替換的過程,下載的文件是一個壓縮的文件,取出的其中的4個文件:oci.dll,orannzsbb11.dll,oraocci11.dll,oraociei11.dll(這個文件最重要),按照如下的步驟將文件替換。選則“工具”菜單下的“選項”命令,如圖所示打開選項的界面:
8、在“其它”的下邊選擇OCI,在右邊的第一個的文件瀏覽的地方,選擇oci.dll的位置,默認的位置是“安裝目錄\instantclient_10_2”,把從壓縮文件中取出的四個文件放到該目錄下,如圖所示:
9、這樣配置之后,重新啟動該軟件,並向前一步的連接配置,測試連接,這是連接就成功了,如圖所示:
10、成功之后就可以看到”scott”用戶的表了,可以很方便的操作數據庫了。
我所使用的數據庫是oracle10g,我們下載的是Instant client這個工具,它有11的和10的版本,對oracle9i及以上的版本使用11的。其他使用10版本的。
附上用到的軟件的下載地址:
Navicat for Oracle工具下載:
http://xiazai.xiazaiba.com/Soft/N/Navicat_for_Oracle_10.0.11.0_XiaZaiBa.exe
解決字符集的工具下載:
http://download.oracle.com/otn/nt/instantclient/112030/instantclient-basic-nt-11.2.0.3.0.zip
參考文章:
http://wenku.baidu.com/view/319c742e4b73f242336c5fe2.html
http://hi.baidu.com/3170716/item/14b2d0f224022e0a84d278bc
使用navicat、pl/sql developer連接oracle數據庫
到oracle 官網 下載Instant Client 這個過程不再多說了,下載完成后解壓。
配置navicat:【Basic/TNS】
點擊navicat的工具-》選項-》其他-》oci
oci library: 選擇剛剛下載解壓的instant client中的 oci.dll 即可
新建一個oracle連接
Basic
連接名:【自定義】
連接類型:Basic
主機名或ip地址:要連接的主機名或ip地址
端口:數據庫端口
服務名或SID: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選了服務名,那么就寫數據庫的全局數據庫名,
如果選了SID那就寫數據庫的SID
用戶名密碼就不說了。
TNS
連接名:【自定義】
連接類型:TNS
網絡服務名:ip地址:[端口]/SID[數據庫名] (如:127.0.0.1:1521/orcl 如果是默認端口1521,那么端口號也可以不寫,直接寫如 127.0.0.1/orcl)
用戶名密碼就不說了。
配置PLSQL:
配置PLSQL相對要復雜一點點,需要配置一下環境變量。
將下載完instant client解壓后的路徑配置到環境變量path中。如 F:\software\instantclient_10_2\
如果數據庫表中的數據有中文的話還要再配置一下查詢字符集,再配置一個環境變量。
新建一個
變量名:NLS_LANG
變量值: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
注意:變量值不要忽略了中間的空格,還有為什么不用AL32UTF8,是因為用AL32UTF8在查詢timestamp類型的字段值時會亂碼,其他類型的會不會也會有沒有仔細測,反正用ZHS16GBK最保險,肯定管用。
打開PLSQL,輸入用戶名、密碼,數據庫和navicat的TNS配置方式中的網絡服務名輸入格式一模一樣即可。
另:還可以在instant client的目錄中新建一個NETWORK/ADMIN/tnsnames.ora文件,在里面進行網絡服務名配置,配置方式和配置oracle的net服務名配置方式一樣,格式如下,可根據自己的需求更改一下即可。配置完成后navicat的TNS的網路服務名和PLSQL的數據庫下拉框里就會出來你配置好的服務名供你選擇了【記得要重啟一下客戶端,否則會連接失敗的】。
服務名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地址)(PORT = 端口))
)
(CONNECT_DATA =
(SID = 這里寫SID)
(SERVER = DEDICATED)
)
)
服務名2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地址2)(PORT = 端口2))
)
(CONNECT_DATA =
(SID = 這里寫SID2)
(SERVER = DEDIC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