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結構--switch選擇結構


if-switch 選擇結構
switch結構可以更好的解決等值判斷問題
switch 選擇結構的語法:
switch (表達式){
case 常量 1:
//代碼塊1;
break;
case 常量 2:
//代碼塊2;
break;
。。。。。。
default:
//代碼塊n;
break;
}

解釋:
1.switch: 表示“開關”,這個開關就是switch后面小括號里的值,
小括號里要放一個整形變量(表達式)或字符類型(表達式)。
2.case: 表示“情況。情形”,case必須是一個整型或字符型的常量,
通常是一個固定的字符,數字,如"8"."a"。case塊可以有多個,
順序可以改變,但是每個case后面常量的值必須各不相同。
3.default: 表示"默認",即其他情況都不滿足。default后要緊跟冒號。
default塊和下case塊的先后順序可以變動,不會影響程序執行的結果。
通常,default塊放在末尾,也可以省略。
4.break 表示是“停止”,即跳出當前結構。


switch選擇結構的執行過程:
先計算並獲得switch后面小括號里的表達式或變量的值,然后
將計算結果順序與每個case后的常量比較,當第二者相等時,執行這個case塊中的代碼;
當遇到break是,就跳出switch選擇結構,執行switch選擇結構之后的代碼。
如果沒有任何一個case后的常量與switch后的小括號中的值相等,則執行
switch末尾部分的default塊中的代碼。

注意:
1.每個case后的代碼塊可以有多個語句,即可以有一組語句,而且不需要用“{}”括起來。
case和default后都有一個冒號,不能漏寫;否則編譯不通過。對於每個case的結尾,
都要想一想是否需要從這里跳出整個switch結構。如果需要,不要忘記寫"break";。
2.在case后面的代碼塊中當變量day的值為1 2 3 時,都將輸出“奇數!”;
當變量day的值為2 4 6時,都將輸出“偶數!”
eg:
int num=3;
switch(num){
case 1:
case 3:
case 5:
System.out.println("奇數!");
break;
case 2:
case 4:
case 6:
System.out.println("偶數!")
break;
}

多重if和switch選擇結構很相似,它們都是用來處理多分支條件的結構,
但是switch選擇結構只能用於等值條件判斷的情況。
在JDK 1.6之前的版本中,switch選擇結構的條件必須是整型變量或字符型變量,
但在JDK 1.7中,switch選擇結構的條件中也可以使用String類型。
在程序開發過程中,需要考慮使程序具有較高的容錯性。

》》》》》》》》》》》》》》》》》》》》》》》》》》(更多內容請見下回分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