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查看
包括了4個方面的測試(順序讀寫、4K隨機讀寫、64線程4K讀寫、尋道時間)

AS SSD的主要測試,也是網上最常見得到測試成績的,是它主界面上持續、隨機、存取時間等8個相關測試,另外還有壓縮和文件復制測試。下面我們開始簡單為大家講解下AS SSD每個測試的方式。
首先是持續測試(Seq),AS SSD會先以16MB的尺寸為單位,持續向受測分區寫入生成1個達到1GB大小的文件,然后再以同樣的單位尺寸讀取這個,最后計算平均成績而給出結果。測試一完畢,測試文件會立刻刪除。
再來是隨機單隊列深度測試(4K),測試軟件會以512KB的單位尺寸生成1GB大小的測試文件,然后在其地址范圍(LBA)內進行隨機4KB單位尺寸進行寫入及讀取測試,直到跑遍這個范圍為止,最后同樣計算平均成績給出結果。由於有生成步驟,本測試對硬盤會產生一共2GB的數據寫入量。本測試完畢后,測試文件會暫時保留。
到隨機64隊列深度測試(4K-64Thrd),軟件則會生成64個16MB大小的測試文件(共計1GB),然后同時以4KB的單位尺寸,同時在這64個文件中進行寫入和讀取測試,最后依然以平均成績為結果。本步驟也同樣產生2GB的數據寫入量。本測試一完畢,測試文件會立刻刪除。
接着是數據存取時間測試(Acc.time),軟件會以4KB為單位尺寸,隨機讀取全盤地址范圍(LBA),寫入則以512B為單位尺寸,隨機寫入保留的1GB地址范圍內,最后以平均成績給出結果。
獲得以上的成績后,AS SSD還會依據其公式計算得分,但AS SSD的分數,並沒有很強的代表性,我建議大家不需要關心。只要清楚以上8個成績就足夠了。以上主界面的幾個測試,完整測一次會產生共5GB的寫入量,因此無必要就建議大家不要隨便跑。
邏輯區塊位址(Logical Block Addressing)=>LBA
高級主機控制器接口(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AHCI
------------------------------------------------
seq是長時間讀取/寫入速度,4k是瞬時速度,acc time是響應時間,一般總分800以上就算很好的了,1000以上的是極品盤
seq是連續讀取/寫入大文件速度,4k是小文件的速度
------------------------------------------------------------------------------------------------------------------------------------------------------------------------
三、
Fastcopy實際性能測試
Fastcopy是一個以優秀的文件復制工具,其復制速度比Windows自帶的復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該軟件也被喻為最快的文件復制工具。我們用它進 行文件復制測試,畢竟復制操作是用戶平時用得最多的寫入操作之一,測試結果能較真實反應出磁盤在復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論證了“CPU性能強弱和內存大小並不是SSD性能影響因素”。目前CPU與內存的性能,足以應對不管機械硬盤 還是固態硬盤的傳輸需求。就拿內存來說,雙通道DDR2 667的帶寬為667*2*64/8=10672Mb/s=10.672Gb/s,單通道DDR3 800的帶寬為800*64/8=6400Mb/s=6.4Gb/s,何況現在已是DDR3 1600,根本不可能成為SSD傳輸的瓶頸,網友不必要擔心因為平台性能不給力而影響到SSD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