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博客中陸續記錄了有關查詢效率方面的文章。今天在整理一下,寫上自己的一些心得記錄如下:
常見查詢慢的原因常見的話會有如下幾種:
1、沒有索引或沒有用到索引。
PS:索引用來快速地尋找那些具有特定值的記錄,所有MySQL索引都以B-樹的形式保存。如果沒有索引,執行查詢時MySQL必須從第一個記錄開始掃描整個表 的所有記錄,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記錄。表里面的記錄數量越多,這個操作的代價就越高。如果作為搜索條件的列上已經創建了索引,MySQL無需掃描任何記錄 即可迅速得到目標記錄所在的位置。如果表有1000個記錄,通過索引查找記錄至少要比順序掃描記錄快100倍。
索引類型:
普通索引:這是最基本的索引類型,沒唯一性之類的限制。
唯一性索引:和普通索引基本相同,但所有的索引列只能出現一次,保持唯一性。
主鍵:主鍵是一種唯一索引,但必須指定為"PRIMARY KEY"。
全文索引:MYSQL從3.23.23開始支持全文索引和全文檢索。在MYSQL中,全文索引的索引類型為FULLTEXT。全文索引可以在VARCHAR或者TEXT類型的列上創建。
2、IO吞吐量小形成了瓶頸。
PS:這是從系統層來分析MYSQL是比較耗IO的。一般數據庫監控也是比較關注IO。
監控命令:$iostat -d -k 1 10
參數 -d 表示,顯示設備(磁盤)使用狀態;-k某些使用block為單位的列強制使用Kilobytes為單位;1 10表示,數據顯示每隔1秒刷新一次,共顯示10次。
3、內存不足
監控內存使用:vmstat [-n] [延時[次數]]
Memory
swpd: 切換到交換內存上的內存(默認以KB為單位)
• 如果 swpd 的值不為0,或者還比較大,比如超過100M了,但是si, so 的值長期為0,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不用擔心,不會影響系統性能。
free: 空閑的物理內存
buff: 作為buffer cache的內存,對塊設備的讀寫進行緩沖
cache: 作為page cache的內存, 文件系統的cache• 如果 cache 的值大的時候,說明cache住的文件數多,如果頻繁訪問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盤的讀IO bi 會非常小。
4、網絡速度慢
ping IP -t 查看是否有丟包。
5、一次查詢的數據量過大。
比如沒有分頁查詢,一次提取上萬條記錄。數據庫有可能卡死。
6、出現死鎖
所謂死鎖: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進程在執行過程中,因爭奪資源而造成的一種互相等待的現象,若無外力作用,它們都將無法推進下去.
Show innodb status檢查引擎狀態 ,可以看到哪些語句產生死鎖。
執行show processlist找到死鎖線程號.然后Kill processNo
7、返回了不必要的行或列
一般查詢SQL語句一定要將字段明確指定。而不要使用*進行查詢
8、注意UNion和UNion all 的區別。UNION all好
UNION在進行表鏈接后會篩選掉重復的記錄,所以在表鏈接后會對所產生的結果集進行排序運算,刪除重復的記錄再返回結果。所以union all的效率肯定要高!
9、
4、網絡速度慢
ping IP -t 查看是否有丟包。
5、一次查詢的數據量過大。
比如沒有分頁查詢,一次提取上萬條記錄。數據庫有可能卡死。
6、出現死鎖
所謂死鎖: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進程在執行過程中,因爭奪資源而造成的一種互相等待的現象,若無外力作用,它們都將無法推進下去.
Show innodb status檢查引擎狀態 ,可以看到哪些語句產生死鎖。
執行show processlist找到死鎖線程號.然后Kill processNo
7、返回了不必要的行或列
一般查詢SQL語句一定要將字段明確指定。而不要使用*進行查詢
8、注意UNion和UNion all 的區別。UNION all好
UNION在進行表鏈接后會篩選掉重復的記錄,所以在表鏈接后會對所產生的結果集進行排序運算,刪除重復的記錄再返回結果。所以union all的效率肯定要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