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openstack部署規模問題


 

  • 理論上,單個openstack已設計成可水平擴展的系統,只要數據庫足夠快,消息總線足夠多資源等,一個openstack系統可管理上千台物理服務器是沒有問題的。
  • 但是單個openstack規模大了之后,潛在的風險也就增加了。系統故障時解決問題變的更加復雜,而且用戶不希望發生大面積癱機事件。另外,還要解決arp廣播報文風暴問題和l2pop問題。而且規模越大,性能越低,包括數據庫、消息的處理。
  • 故可以采用openstack級聯方式。限制用戶在每個被級聯的openstack里只能部署1024台物理服務器(約一萬台VM)。這樣,不用對DB與MQ進行專門的優化操作即可達到一定的規模性能。另外,每個被級聯的openstack都可以維護不同的虛擬化方案,例如KVM、Xen、VMware等。

    

 

  

  • Cell方案與級聯的比較:Cell只局限於Nova,對於neutron、cinder等其他模塊沒有考慮擴展性和多數據中心場景。當時Cell的網絡也是基於nova-network來做的,當Neutron從Nova中分離出來后,Cell的功能並沒有延伸出來。另外,Cells之間是通過RPC消息通信,Cells的維護升級定位都較為麻煩,且一個Cell壞了,被管理的子Cells全部無法管理,子Cells沒有Cli或者Restful接口可以提供管理,淪為孤島。而級聯的核心優勢就兩層標准的Openstack API,在一個松耦合多Openstack的雲上面提供了一層標准的Openstack。即使級聯層的Openstack故障了,被級聯層的Openstack仍舊能通過標准的API正常工作。

  https://wiki.openstack.org/wiki/OpenStack_cascading_solution OpenStack cascading solution ,huawei在Openstack社區的孵化項目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