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性的知識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知識或者能力,才是我學習的真實目的。
讀完第四遍,終於有一些自己的感觸——不斷積累,愈發完美。
當然所有的感觸,如若不落到實處,不管講得再怎么對、再怎么激勵人心,其實沒有任何用處。感觸極為多,也列了很多。但是太多的東西是沒辦法被執行的。
所以感觸最終轉變為:15條對我目前來說最需要積累的建議。雖然也覺得15條有點多,但是也許是貪心吧,不防先嘗試一下。因為這里有很多不同維度,是可以在生活中主動並行的。等執行半年后再來一次驗證和回顧,再進行下一輪的調整。
每當想說“我要。。。。”的時候,就先思考一下“我有。。。”,看一下是否等價。
所有東西都是等價的對換,不以人的情感轉移,不要浪費時間在糾結上。如果不等價,那就花時間上積累“我有。。。”上。直到哪一天“我有的”和“我想要的”對等了,那就必然可以獲得“我想要的”。
要低調,不要喜歡秀優越感。
不要浪費時間在沒有意義、無聊的、浪費時間的秀優越感上。對比的喜悅是沒有盡頭的。而要落在真實的提升自己上面。
不要把自己的經驗當作道理,更不要當作真理。
不要自以為是,浪費時間。更不要去禍害別人。
一切要向着對自己好的方向看,一切事情都是好事。
這樣自己才能永遠不斷的在積累正向的能力上。后悔是最沒有用的。
哪一個更合理,更現實就接受哪一個,而非哪一個更積極就接受哪一個。
客觀真實,不要不經過大腦憑感覺。
只有在長時間的專注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生奇跡的事。
只要在專注一件事,就一定會慢慢往前走。就像滾雪球一樣。專心、專注的做好當前這件事。
千萬不要焦慮。一旦焦慮了需要靜下來思考一下怎么做。
焦慮讓人看不到真正的問題。單純的焦慮於事無補。
如果不是急於馬上解決問題,那必需弄清概念。
底子太薄,路子比較野。如果是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就以最快的方式解決。如果不是的話,要弄清概念,不要欺騙自己。概念是決定自己能走多遠和多高的根本。
做事一定要目的明確,沒有任何二義性,不要隱藏任何其他的心里的目的。
每個人都有2個目的。一個是表達出來給別人的目的,一個是在自己內心的目的。往往在自己內心的目的比表達出來給別人的目的會多好幾倍。這樣真正在做事的時候工作量會是n倍。所以要努力使自己內心的目的和表達出來的目的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確保工作量是對待的。只好的辦法,每個事只有一個目的。讓這個目的在每個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要會合理的去做任務(截止時間,緊急程度,驗收,熟悉度),永遠只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只有失敗的任務,沒有任務失敗。
千萬不要和怕麻煩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煩的人交朋友。
自己目前是“泥菩薩過江”。所以沒有那么多精力在上面,也解決不了這么高尚的問題。
不要以自己的規則去判斷別人灌輸的觀念和想法。
這樣才能不斷的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這樣才能不斷的校正自己的規則。
溝通的時候說事實,不要說看法。
看法與事無補。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拯救世界一樣。有的人認為破壞才能拯救,有的人認為維護才是拯救。所以既然是要溝通,那就要說事實就好了。
不要光在腦子里猜,說出來驗證一下聽到的信息是否正確。
溝通是兩個人的事,都涉及到加密和解密。每個人都以為對方會懂,其實對方並不一定或者往往是不懂的。不妨說出來驗證一下。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對嗎?這樣才能不斷的糾正中去溝通到對方真實想法。
多嘗試努力的和家人交流,哪怕沒什么話,關心關心他們的想法也是好的。
這個是頭等大事。不敢說一切奮斗是為了家人,至少一半吧。如果不交流,也許就會出現電視劇里的情景了:孤家寡人或者是后悔莫及。
總結,就像《把時間當作朋友》里講的一樣:時間對於現實的人是朋友,對於不現實的人是敵人。我們應該運用心智,不斷積累,最后才能獲得解放 。不要浪費時間在去糾結和后悔客觀的事情上。不要浪費時間在對現在的不滿,因為這是過去積累的結果。如果不希望未來重現,那么應該從現在開始不斷積累,提升自己。直到有更強的自己做自己更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