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筆記1--向量、數組、矩陣、數據框、列表


注釋:R語言是區分大小寫的

1、向量

  R語言中可以將各種向量賦值為一個變量,這種賦值操作符就是等號“=”,也可以使用“<-”。 

 1)產生向量

  (1)函數c()

    例如:x1=c(2,4,6,8,0)    表示數列

  (2)例如:

  向量a:2到60的元素都乘以2再加1

  a[5]:顯示向量a的第5個元素 

  a[-5]:除去向量a的第5個元素,顯示其它元素

  a[1:5]:顯示第1到第5個元素

  a[-(1:5)]:除去第1到第5個元素,顯示其余的元素

  a[c(2,4,7)]:顯示第2,第4,第7個元素

  a[a[3]]:先計算a[3],然后再計算a[a[3]]

  a[a>30&a<50]:顯示向量a中大於30小於50的元素

   

  length()

  例如:>length(a)

            >59

  mode()

  例如:>mode(a)  

     >"numeric"  表示x1數列里的元素是數字型的

  rbind() 

  例如:

  cbind()

  例如:

  2)seq()函數

  seq(5,20):產生首項為5,末項為20,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seq(5,121,by=2):產生首項為5,末項為121,公差為2的等差向量

  seq(5,121,length=10):產生首項為5,末項為121,長度為10,即有10個元素的數列

  3)letters(產生字母序列)

   4)which()函數

  which函數進行操作的向量返回的是向量的下標

  a[which.max(a)]:表示向量中第11個元素

  5)rev()函數:顛倒向量元素

     sort()函數:對向量中的元素進行排序

2、向量運算(求平均值,和,連乘,最值,方差,標准差)

  例如:

3、尋求幫助

 

4、數組

  數組(Array)是一種多維的向量,建立數組的方法如下:

     a <- array(1:12,dim=(3,4))    print(a)    [,1] [,2] [,3] [,4]    [1,]   1    4    7   10    [2,]   2    5    8   11    [3,]   3    6    9   12

5、矩陣

  (1)matrix()函數

     

  (2)矩陣的加減,相乘

  (3)函數t():對矩陣進行轉置

  (4)函數diag():求矩陣的對角線

  

  diag(diag(a)):產生以diag(4)為對角線的矩陣

  diag(4):產生4捷單位矩陣

  (5)矩陣求逆,函數rnorm(),solve()

  a=matrix(rnorm(16),4,4):以正態分布產生16個隨機數,生成4*4的矩陣

  solve(a):求上述矩陣的逆

  solve(a,b):解方程組

  (6)矩陣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6、數據框

  數據框(Data frame)是一種累死Excel表格的數據結構,其中每列的數據類型可以不同,但數據長度必須一致。數據框非常適合用來進行數據分析,它的每一列可以代表數據的每個變量或屬性,每一行可以代表一個樣本。

7、列表

  列表(List)是最為靈活的數據結構,它的不同元素可以是不同類型,也可以是不同長度。

8、對象和類

  R是一種基於對象的語言,對象中包含了我們需要的數據,同時對象也具有很多屬性(Attribute)。其中最重要的屬性就是它的類(Class)。

  R中最為基本的類包括了數值、邏輯、字符,在此基礎上構成了一些復合型的類,包括矩陣、數組、數據框和列表。

  對於任何一個對象,我們可以用class()函數來觀察它的類,同時可以使用attribute()函數來觀察其屬性,str()函數可以了解一個對象的底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