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的生命周期和工作原理


Servlet的生命周期和工作原理

     一、Servlet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             1)、初始化階段:調用init()方法             2)、響應客戶端請求階段:調用service()方法             3)、終止階段:調用destroy()方法
        1)、初始化階段:             在下列時刻Servlet容器裝載Servlet:                 1、Servlet容器啟動時自動裝載某些Servlet,實現它只需要在web.xml文件中的<servlet></servlet>之間添加如下代碼:                             <load-on-start>1</load-on-start>                 2、在Servlet容器啟動后,客戶首次向Servlet發送請求                 3、Servlet類文件被更新后,重新裝載Servlet             Servlet被裝載后,Servlet容器創建一個Servlet實例並且調用Servlet的init()方法進行初始化。在Servlet的整個生命周期內,init()方法只被調用一次。             注意:在web.xml文件中,某些Servlet只有<servlet>元素,沒有<servlet-mapping>元素,這樣我們無法通過URL的方式訪問這些Servlet,這種Servlet通常會在<servlet>元素中配置一個<load-on-start>子元素,讓容器在啟動的時候自動加載這些Servlet並調用init()方法,完成一些全局性的初始化工作。
        2)、響應請求階段:             對於用戶到達Servlet的請求,Servlet容器會創建特定於這個請求的ServletRequest對象和ServletResponse對象,然后調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service方法從ServletRequest對象獲得客戶請求信息,處理該請求,並通過ServletResponse對象向客戶返回響應信息。             對於Tomcat來說,它會將傳遞過來的參數放在一個Hashtable中,該Hashtable的定義是:
private Hashtable<String String[]> paramHashStringArray = new Hashtable<String String[]>();
             這是一個String-->String[]的鍵值映射。             HashMap線程不安全的,Hashtable線程安全的。
        3)、終止階段:             當WEB應用被終止,或Servlet容器終止運行,或Servlet容器重新裝載Servlet新實例時,Servlet容器會先調用Servlet的destroy()方法,在destroy()方法中可以釋放掉Servlet所占用的資源。         4)、WEB應用何時被啟動:             1、當Servlet容器啟動的時候,所以的Web應用都會被啟動。             2、控制器啟動Web應用。
        5)、Servlet的單實例多線程:             首先明確:Servlet是單實例的,即對於同一種業務請求只有一個是實例,不同的業務請求可以通過分發來產生多個實例。             其次:單實例多線程的處理原理:                 Servlet中的init方法只有在啟動(例如web容器啟動,要看load-on-start的設置)的時候調用 ,也就是只初始化一次,這就是單實例。             Servlet在處理請求時,調用的是service方法,這個方法可以處理多個客戶端的請求。             a)Servlet不是線程安全的。             b)Servlet體系結構是建立在Java多線程機制上的,它的生命周期是由Web容器負責的。Servlet容器會自動使用線程池等技術來支持系統的運行。             c)設定jsp:<%@ page isThreadSafe="false" %>來實現單線程。                 當你需要保證數據一致性的時候,必須自己處理線程安全問題時可以考慮單線程。
         6)、Servlet與JSP的比較:             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可以生成動態網頁。             JSP的優點是擅長於網頁制作,生成動態頁面比較直觀,缺點是不容易跟蹤與排錯。             Servlet是純java語言,擅長於處理流程和業務邏輯,缺點是生成動態網頁不直觀。
    二、Servlet的工作原理             首先簡單解釋一下Servlet接收和響應客戶請求的過程,首先客戶發送一個請求,Servlet是調用service()方法對請求進行響應,通過源代碼可見,service()方法中對請求的方式進行了匹配,選擇調用doGet,doPost等這些方法,然后再進入對應的方法中調用邏輯層的方法,實現對客戶的響應。在Servlet接口和GenericServlet中是沒有doGet,doPost等等這些方法的,HttpServlet中定義了方法,但是都是返回error信息,所以,我們每次定義一個Servlet的時候,都必須實現doPost,doGet等這些方法。
            每個自定義的Servlet都必須實現Servlet的接口,Servlet接口中定義了5個方法,其中比較重要的三個方法涉及到Servlet的生命周期,分別是上面提到的init()、service()、destroy()方法。GenericServlet是一個通用的,不特定於任何協議的Servlet,它實現了Servlet接口。而HttpServlet繼承於GenericServlet,因此HttpServlet也實現了Servlet接口。所以我們定義Servlet的時候只需要繼承HttpServlet即可。
            Servlet接口和GenericServlet是不特定於任何協議的,而HttpServlet是特定於HTTP協議的類,所以HttpServlet中實現了service()方法,並將請求ServletReqeuest,ServletResponse強轉為HttpRequest和HttpResponse。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ServletResponse res)
          throws 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HttpRequest request;
    HttpResponse response;
 
    try{
        req = (HttpRequest)request;
        res = (HttpResponse)response;
    } catch(ClassCastException e){
        throw new ServletException("non-HTTP request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response);
}
 
            代碼的最后調用了HttpServlet自己的service(request,response)方法,然后根據請求去調用對應的doXXX方法,因為HttpServlet中的doXXX方法都是返回錯誤信息: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s,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String protocol = req.getProtocol();
    String msg = IStrings.getString("http.method_get_not_supported");
    if(protocol.equals("1.1")){
        resp.sendError(HttpServletResponse.SC.METHOD.NOT.ALLOWED,msg);
    } esle{
        resp.sendError(HttpServletResponse.SC_BAD_REQUEST,msg);
    }
}
 
            所以需要我們在自定義的Servlet中override這些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