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列中條帶(stripe)、stripe unit


摘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62d610100aed2.html

  在磁盤陣列中,數據是以條帶(stripe)的方式貫穿在磁盤陣列所有硬盤中的.這種數據的分配方式可以彌補OS讀取數據量跟不上的不足.

1.將條帶單元(stripe unit)從陣列的第一個硬盤到最后一個硬盤收集起來.就可以稱為條帶(stripe). 有的時候條帶單元也被稱為交錯深度.在光纖技術中,一個條帶單元被叫做段.

2.數據在陣列中的硬盤上是以條帶的形式分布的,條帶化是指數據在陣列中所有硬盤中的存儲過程.文件中的數據被分割成小塊的數據段在陣列中的硬盤上順序的存儲,這個最小數據塊就叫做條帶單元

  條帶單元的大小設置對性能是有影響的.如果選擇的條帶單元太小,服務應用對數據的需求量比條帶單元大小要大.這樣一次邏輯的I/O就會造成多次的物理I/O.這樣一定會影響你的性能.如果選擇的條帶單元太大也會造成性能的下降,因為一個大於所需硬盤I/O可能會不斷簡慢每次需求. 會增加I/O操作的時間同時也會將不需要的數據讀出來.特別是在RAID5中,必須從硬盤中讀完整個條帶來計算一個奇偶校驗信息,使用太大的條帶在讀取額外的數據的同時也要計算奇偶校驗信息.

  這樣我們在選擇條帶單元大小的時候應該是讓條帶單元的大小和服務器應用產生的平均I/O請求大小一樣大.也就是說理想的情況下一次I/O的請求產生一次磁盤I/O操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檢測服務器應用的I/O工作情況.

Linux下我們使用iostat.

Windows 下我們使用perfmo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