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 virt-manager使用.


本來不想寫,但是覺得教程就應該詳細點..所以又有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對圖形化kvm管理的一些說明

接着上一篇...

1.Virtual Machine Manager 摘要:

打開Virtual Machine Manager..

創建要給邏輯Storage pool

雙擊 name 下邊的 localhost(QEMU)就會進入下邊這個界面:

圖1

第一個是概要信息,都沒什么說的.主要來說說 上圖這個storage

左邊有個default 目錄 右邊是這個目錄的物理路徑(那么說來這個目錄就是邏輯目錄了,主要作用就是方便

下邊那個KVM_storage是我自己建的.左邊最下有個+號,打開就是下圖:

圖2

這個也比較簡單name 我這里是kvm_storage

Type的話 解釋一下,dir 文件系統的目錄 disk 就是整個硬盤, iscsi就是ISCSI的設備..一次類推,因為用的是文件系統目錄 所以我的Type是Dir

點擊下邊的forward,下一步就是讓你選擇這個文件路徑:我在/data/ 下邊創建了vm-images 所以這個路徑就是/data/vm-images(看第一張圖右邊的描述).

好了我們回到第一張圖:

創建 Volume

下邊有一個 New Volume 的按鈕(我們點擊進入下邊的畫面)

 

name 就是名字了,web1
Format 有三種格式,默認是raw,但是我使用了qcow2 因為raw不支持快照
Max 是磁盤最大容量
Allocation 一開始就分配多少

這個磁盤會自己增長的從Allocation開始一直到Max 的容量

為什么創建Volume呢? 這個Volume就是我們創建虛擬機使用的硬盤

2.現在我們開始創建虛擬機

右擊localhost(QEMU)選擇New,進入下圖

name 虛擬機的名字
下邊是讓選擇安裝方式,第一個是ISO文件或者CDROM,第二個是網絡安裝,第三個是網絡啟動,第四個是導入一個image.
我使用的是ISO安裝 那么就選擇第一個 然后Forward

選擇鏡像,選擇類型,沒有Centos就選擇RHEL了.
我們再來說說這個Browse點一下出來下邊的界面:

這個就是我們第一步的時候設置的storage的邏輯名字,我的KVM_storage已經創建了2個虛擬機和鏡像ISO
其實我的鏡像放在/data/vm-images.如果你的鏡像放在其他地方可以選擇左下角的Browse local 自己去找

choose volume 下一步 forward 繼續.

下來是CPU和內存我就不截圖了內存最好1G吧, 然后forward

這一步比較重要.

第一行的對勾☑要打上
下邊2項是創建一個硬盤
或者選擇要給硬盤.因為之前創建好了1個Volume.我就選擇了第二項.
allocate entire disk now 這項只有選擇了create a disk 才會生效.和之前創建Volume的Allocation 一樣...
Forward:

這一步沒什么說的了.鼠標點擊的那個√會顯示硬件信息:

就下圖這個界面.你可以定制一些引進信息...如果沒有想法 就不打勾了

下來就是開機 安裝系統了

剩下的功能自己摸索了..

這個Virtual Machine Manager比較簡單.也沒什么其他功能...

有時間了寫寫用命令操作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