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SPLIT - 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 即拉格朗日混合單粒子軌道模型。
HYSPLIT - 4 模型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的空氣資源實驗室和澳大利亞氣象局在過去 20 年間聯合研發的一種用於計算和分析大氣污染物輸送、擴散軌跡的專業模型。該模型具有處理多種氣象要素輸入場、多種物理過程和不同類型污染物排放源功能的較為完整的輸送、擴散和沉降模式 , 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多種污染物在各個地區的傳輸和擴散的研究中。
NOAA Reanalysis的數據從1948年1月到2007年12月,2.5°×2.5°,每月資料約122Mb,每半年更新。
NCEP GDAS把全球1°×1°數據插值到正形投影的地圖上。數據從2005年1月至今,每7天資料約571Mb,每月更新。GDAS資料按每個月的5個星期進行保存。此外注意,下載的GDAS資料為UTC時間,例如果要模擬北京時間4月27日00時,模式使用的起始時間應為4月26日16時。
HYSPLIT通常使用兩種版本:單機版和網頁在線版。
在線版地址http://www.arl.noaa.gov/HYSPLIT.php。
最近在研究這方面的課題,下面給介紹一下在線版的使用步驟,仔細研究一下,在線版其實很簡單。
所用模式為HYSPLIT Trajectory Model
http://ready.arl.noaa.gov/HYSPLIT_traj.php
進入該網頁之后我們選擇Compute archive trajectories

直接next








綠色-代表1000米高度的回推軌跡,藍色-代表1500米高度回推軌跡,紅色-代表2000米高度的回推軌跡。
分析:向后軌跡模擬分析顯示,這一時段稻飛虱主要受亞洲季風中西南氣流的影響,從泰國北部,老撾,柬埔寨,越南北部經廣西到達廣東中西部地區。其中1000米高度的稻飛虱主要來自於柬埔寨、老撾南部和越南中部,1000-1500米及1500-2000米高度的軌跡顯示蟲源主要來自於泰國北部、老撾及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經過廣西到達廣東省境內。
7月1日,氣流回推軌跡整體高度在1000米以下,之后隨時間的推移高度逐漸升高,但1000米高度的氣流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