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F級?
希捷硬盤在設計指令時為分許多模塊,同時對指令又分不同的等級,以方便於開發工程師的記憶和管理。F級就是僅工作在電路板模式下的等級,這個等級是不依賴於盤體本身的。
哪些盤會出現F級?
酷 魚五代及以后的盤會出現F級。初期的硬盤控制系統一般都比較簡單,代碼的體積也相對較小,相應的指令一般都存放在電路板的ROM里邊,所以不會出現F級。 自從酷魚五代及以及后的盤,代碼越來越大,電路板的現有ROM已經不能完全裝入了,而廠家又不想增加生產成本,所以這些代碼就被分散裝在硬盤盤體和電路板 ROM里邊。在硬盤加電裝載時如果不能成功的讀取這些被分散的代碼,硬盤就只能工作在電路板的模式,這時就出現了F級。
硬盤發生什么錯誤會到F級?
1、硬盤的磁頭損壞;
2、硬盤有物理錯誤;
3、硬盤的盤片損壞;
4、電路板裝載錯誤,固件位置不正確;
5、固件錯誤;
以上的情況都有可能使硬盤變為F級,所以影響硬盤成為F級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但F級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電路板上的ROM代碼
與盤體上的固件代碼不能匹配導致。
7200.10的F級修復與7200.7的F級修復有一點不同的地方,下面以一個希捷7200.10的盤為例(Model:ST380815AS,SN:5QZ3ELE6,FW:3.AAD)來說明。
以下內容跟帖回復才能看到
==============================
將硬盤接上終端,連接好所有線路以后,打開效率源希捷專修程序B系列3.0,查看硬盤的狀態,顯示為忙。
點“其它操作”面板,進入指令模式,點“0FF”按鈕,再點“ON”,查看硬盤啟動時顯示的信息。
從上圖的紅色方框中可以看到硬盤目前的狀態是在F級下。而且可以通過錯誤提示ERR A6:APP
CODE知道,該硬盤的APP 代碼不完整。以后很多F級硬盤都可以通過錯誤代碼來初步判斷問題原因。比如ERR A5 同樣的是APP 錯誤,但是這個錯誤與前一個不同,這個表示的是APP的校驗和不對。這主要是ROM和APP的代碼校驗無法匹配。
對於7200.10的硬盤在電路板上都有一顆25開頭的八腳ROM芯片,
為了能讓固件都能匹配,建議使用一套好盤的固件,包括ROM和所有其他模塊來做F級校准。當然如果是用原盤的固件來做F級,就可以不用再寫ROM了。
這里我們使用原盤的固件來做F級。首先應該從硬盤裝入,讓修復終端能讀取硬盤的基本參數信息,主要是需要識別硬盤的家族。硬盤家族,是根據硬盤電路板上ROM里的代碼來區分。如下
紅色方框中的類型就是目前效率源希捷修復終端所支持的系列型號。正常情況下,從硬盤裝入以后,就可以自動識別硬盤的系列。但是在上圖中卻沒有識別,這是因為K10的硬盤按系列+磁頭數來划分。這個系列可以在指令模式下顯示出來,關電開電,看其啟動顯示信息。
因為現在硬盤的狀態是在F級模式下,需要我們手動去選擇硬盤的系列,這一硬盤是單頭盤,所以選NHAWK1HD。
完成以后,就需要將模塊,加載到硬盤的內存中,再開始做校准。進入“引導管理”面板。手動選擇好需要加載模塊的路徑。
接着點“加載所有模塊”,“加載所有模塊”就是前面的
“APP”,“CERT”,“CERT
TAB”三個功能的集合。下面用單個模塊加載來說明每個模塊的功能。
“APP”加載,就可以將APP模塊來加載到硬盤的電路板上,並轉到T級模式。這樣就完成了F> 轉T>。如果不能轉到T>的說明引導
的APP模塊有問題與ROM是不匹配的。進入指令模式,按回車就可以看到下圖:
接着加載CERT 模塊
CERT 模塊主要是用於對指令的支持,希捷硬盤的很多指令,必須先要加載CERT 模塊,才可以使用。驗證CERT 是否有效,可以在T級下輸入V4,查看GLIST表。如果能顯示內容,表示CERT 有效。
如下顯示,就說明CERT 無效,需要換固件重新來引導。 T>V4
Command Inactive - No VALID Cert Code Detected
最后加載CERT TAB ,這是校准流程表,包含校准流程目錄。
在指令模式下,回到C >模式,輸入D,就可以調出流程地圖。
反之,則是CERT TAB無效,也需要重新換固件來引導。
“加載所有模塊”,就是將這三個模塊一次性加載完成,中間不會停止。
三個模塊都加載成功以后,就進入指令模式,需要手動來開啟校准。先回到T級指令模式,輸入“N50,,22”回車,將AGE的值修改為50,就是將硬盤的工作級別設置為50。
輸入“;”,可以查看當前硬盤的AGE值。再輸入“#”或“#,,
22”,為硬盤輸入一個SN號。
第 一個“Enter Drive S/N”必須輸入一個正確的SN號再回車,因為這個SN號將決定校准時所有的磁頭數量。希捷硬盤SN號的二三位決定了該硬盤使用的磁頭數量,不同系列硬盤 的SN號都不相同,要知詳情請看其他技術文章。“Packwriter S/N”這個參數可以隨便輸入或不用輸入也可,按回車結束。
手動輸入“N02,,22”,設置AGE到02,就是流程的開始位置。
完成以后,按下組合鍵CTRL+T,硬盤將從02開始跑校准。
上圖顯示校准已經開始啟動,但是不同系列的硬盤顯示的信息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K8—K10的硬盤在做校准或F級的時候,中途都不能斷電。
當硬盤跑了4、5個小時以后,進入指令模式下,看顯示的流程是否已經到T>,如果到了T>,就點“;”查看AGE的值,看AGE的值是否是99、4F或4E
如果AGE顯示的是99,需要手動輸入“N10,,22”回車,再用CTRL+T,硬盤回接着跑校准。這是根據硬盤的流程來確定接下的流程是多少。有些盤流程99以后並不是10,需要根據硬盤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了。
如果是4E或4F結束的。建議重新換固件來做一下F級。
當硬盤正常跑了10多個小時以后,進入指令模式下,點“;”查看AGE的值,如果AGE是4E或4F結束,就需要手動回到50。再從硬盤裝入一下,接着回寫ATA和INFO模塊就可以。如果AGE是50結束的,就直接從硬盤裝入,回寫ATA和INFO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