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考試題,實驗環境Cisco Packet Tracer 6.2sv
一、網絡拓撲如下:
2.各網段的地址基本需求如下:
- a.HQ 的 LAN1 網段需要 50 個主機 IP 地址。
- b.HQ 的 LAN2 網段網需要 50 個主機 IP 地址。
- c.BRANCH1 的 LAN1 網段需要 20 個主機 IP 地址。
- d.BRANCH1 的 LAN2 網段需要 20 個主機 IP 地址
- e.BRANCH2 的 LAN1 網段需要 12 個主機 IP 地址
- f. BRANCH2 的 LAN2 網段需要 12 個主機 IP 地址。
- g.連接HQ 與 BRANCH1 的WLAN網段需要2個 IP 地址。
- h.連接HQ 與 BRANCH2 的WLAN網段需要2個 IP 地址。
3.編址方案:
- 本網絡使用地址 192.168.10.0/24。
- 按每個網段的基本地址需求划分子網大小。
- 按地址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從a開始直至h的各網段順序按需分配子網地址。
- 為主機接口分配所在子網的最大有效主機地址。
- 為連接局域網的路由器接口分配所在子網的最小有效主機地址。
- 為提供時鍾信號的WAN接口分配所在子網的最小有效主機地址。
- 為接收時鍾信號的WAN接口分配所在子網的最大有效主機地址。
二、配置任務
- 1.按拓撲圖所示的命名為路由設備配置設備名
- 2.為主機接口配置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地址。
- 3.為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
- 4.為連接路由器的提供時鍾信號的WAN接口配置64000時鍾頻率。
- 5.為HQ路由設備配置可達所有子網的靜態路由,采用鄰居路由器接口IP地址為下一跳地址。
- 6.為BRANCH1和BRANCH2路由設備配置可達所有子網的默認路由,采用鄰居路由器接口IP地址為下一跳地址。
- 7.測試各子網間的連通性
具體實現方法:
1.首先按照所給拓撲圖連接好,下面是我連接的拓撲圖:
各個端口連接情況如上圖所示。這是我配置好以后才截的圖,剛連接好在沒有任何配置的情況下,路由器之間的線路上不是綠點,而是紅點。
2.下面開始給路由器以及主機的端口配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首先要按照所給要求進行編址,至於如何編址就不再贅述,編址方案如下:
HQ:
LAN1:192.168.10.0~63/26 ip數:64
LAN2:192.168.10.64~127/26 ip數: 64
BRANCH1:
LAN1:192.168.10.128~159/27 ip數: 32
LAN2:192.168.10.160~191/27 ip數: 32
BRANCH2:
LAN1:192.168.10.192~207/28 ip數: 16
LAN2:192.168.10.208~223/28 ip數:16
連接HQ 與 BRANCH1 的WLAN網段:
192.168.10.224~227/30 ip數:4
連接HQ 與 BRANCH2 的WLAN網段:
192.168.10.228~231/30 ip數:4
————————————————————————————————————————————
具體ip分配如下:
HQ:
LAN1 :路由器fa 0/1: 192.168.10.1 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主機 192.168.10.62 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LAN2 :路由器fa 0/0: 192.168.10.65 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主機 192.168.10.126 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Se0/0/0 : 192.168.10.226 子網掩碼:255.255.255.252
Se0/0/1 : 192.168.10.230 子網掩碼:255.255.255.252
BRANCH1
LAN1: 路由器fa 0/0: 192.168.10.129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主機 192.168.10.158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LAN2: 路由器fa 0/1: 192.168.10.161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主機 192.168.10.190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Se0/0/0 : 192.168.10.225 子網掩碼:255.255.255.252
BRANCH2
LAN1: 路由器fa 0/1: 192.168.10.193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主機 192.168.10.206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LAN2:路由器fa 0/0: 192.168.10.209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主機 192.168.10.222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Se0/0/0: 192.168.10.229 子網掩碼:255.255.255.252
定下編址方案后,就開始配置端口了。
一、配置路由器端口
1.打開路由器HQ的CLI命令行界面,輸入enable回車進入特權模式,再輸入configure terminal回車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2.改名:Router(config)#hostname HQ 將路由器改名為HQ
3.輸入interface 端口名 進入端口配置。以HQ的fa 0/0端口為例,簡化寫法: HQ(config)#int f 0/0 ,int 是interface縮寫 ,快速以太網口為f,串行端口為s
4.按照上述編址方案配置端口的ip地址。以HQ的fa 0/0端口為例: HQ(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65 255.255.255.192 ,address可縮寫為add
5.開啟端口: HQ(conf-if)# no shutdown
6.配置完一個端口后輸入 exit 退出端口配置,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7.依次配置每個路由器各個端口ip和子網掩碼
注意:配置串行端口DCE端(就是你用串行線連接兩個路由設備時先點的那個設備)時要設置時鍾頻率為64000: HQ(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二、主機配置
主機配置很簡單,在desktop-ip configuration中直接輸入就可以了,默認網關是所連接的路由器的端口的ip
三、路由配置
1.為HQ路由設備配置可達所有子網的靜態路由
全局配置模式下:
HQ(config)#ip route 192.168.10.128 255.255.255.224 192.168.10.225
HQ(config)#ip route 192.168.10.160 255.255.255.224 192.168.10.225
HQ(config)#ip route 192.168.10.192 255.255.255.240 192.168.10.229
HQ(config)#ip route 192.168.10.208 255.255.255.240 192.168.10.229
命令的三個參數分別為目的網絡網絡號、目的網絡子網掩碼以及下一跳,這樣就將BRANCH1和BRANCHH2的四個子網的靜態路由配置好了。
2.為BRANCH1和BRANCH2路由設備配置可達所有子網的默認路由
默認路由的目的網絡ip以及子網掩碼都設置為0.0.0.0,下一跳均設置為與其唯一相連的路由器HQ的相應的端口ip
BRANCH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26
BRANCH2(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30
這樣就算配置完成了,可以用ping命令測試各個子網之間的連通性。
四、總結
總結一下一共需要的幾個步驟:
1.連好拓撲結構圖
2.根據要求設計出編址方案,為路由器和主機端口分配正確的ip以及掩碼
3.為路由器和主機端口配置ip,子網掩碼,默認網關,為串行接口DCE端設定時鍾頻率。
路由器:輸入enable進入特權模式,再輸入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輸入 hostname 路由器名 更改路由器名
輸入 interface 端口名 進入端口配置
用命令 ip address ip地址 掩碼 配置ip和掩碼
串行接口設置:用命令 clock rate 64000 配置始終頻率 (只在DCE端配置,即連接路由器時先點的那個路由器的端口)
開啟端口: no shutdown
命令exit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主機:在desktop-ip configuration中直接輸入,默認網關是所連 接的路由器的端口的ip
4.配置HQ的靜態路由以及BRANCH1和BRANCH2的默認路由。
全局配置模式下,命令為: ip route 目的網絡網絡號 目的網絡子網掩碼 下一跳 ,默認路由將網絡網絡號和子網掩碼都設置為0.0.0.0
特權模式下輸入 show ip route 可以查看路由表
5.ping命令測試網絡連通性
注意:命令不需要記住,Tab鍵可自動補全,也可以省略簡寫,按個人習慣了。enable可寫為ena,configure terminal可寫為conf t,interface可寫為int,快速以太網口可寫為f,串行接口可寫為s,address可寫為add。
步驟大體就是這樣,不足之處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