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PK反編譯就這么簡單 詳細解釋(簡介)


學習Android開發過程,你會向別人學習如何應用軟件的開發,那些漂亮的動畫和復雜的布局可能讓你愛不釋手,作為開發者。你可能真的想知道的是如何實現的界面效果。然后。您將能夠更改應用程序APK反編譯查看。以下是我參考了一些文章后簡單的教程具體解釋。

(注:反編譯不是讓各位開發人員去對一個應用破解搞重裝什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開發人員學習。借鑒好的代碼。提升自我開發水平。


測試環境:

        win 7 


使用工具:

     CSDN上下載地址:

       apktool (資源文件獲取  下載  

       dex2jar(源代碼文件獲取) 下載

       jd-gui  (源代碼查看) 下載

 

       Android反編譯整合工具包(最新) 下載

 

     官方最新版本號下載地址:

       apktool(google code)

  dex2jar(google code)  

   jd-gui(google code)最新版請見官方


工具介紹:

apktool  

     作用:資源文件獲取,能夠提取出圖片文件和布局文件進行使用查看

dex2jar

     作用:將apk反編譯成java源代碼(classes.dex轉化成jar文件)

jd-gui

     作用:查看APK中classes.dex轉化成出的jar文件,即源代碼文件


反編譯流程:

一、apk反編譯得到程序的源碼、圖片、XML配置、語言資源等文件

下載上述工具中的apktool,解壓得到3個文件:aapt.exeapktool.batapktool.jar 。將須要反編譯的APK文件放到該文件夾下,

打開命令行界面(執行-CMD) ,定位到apktool目錄。輸入下面命令:apktool.bat d -f  test.apk  test    


(命令中test.apk指的是要反編譯的APK文件全名,test為反編譯后資源文件存放的文件夾名稱,即為:apktool.bat   d  -f    [apk文件 ]   [輸出目錄]

說明獲取成功,之后發如今目錄下多了個test文件。點擊便能夠查看該應用的全部資源文件了。

假設你想將反編譯完的文件又一次打包成apk,那你能夠:輸入apktool.bat   b    test(你編譯出來目錄)便可,效果例如以下:


之后在之前的test文件下便能夠發現多了2個目錄:

build

dist(里面存放着打包出來的APK文件)


二、Apk反編譯得到Java源碼

下載上述工具中的dex2jarjd-gui ,解壓

將要反編譯的APK后綴名改為.rar或則 .zip,並解壓,得到當中的額classes.dex文件(它就是java文件編譯再通過dx工具打包而成的)。將獲取到的classes.dex放到之前解壓出來的工具dex2jar-0.0.9.15 目錄內,

在命令行下定位到dex2jar.bat所在文件夾,輸入dex2jar.bat   classes.dex效果例如以下:

在改文件夾下會生成一個classes_dex2jar.jar的文件,然后打開工具jd-gui文件夾里的jd-gui.exe,之后用該工具打開之前生成的classes_dex2jar.jar文件,便能夠看到源代碼了。效果例如以下:

被混淆過的效果圖(類文件名以及里面的方法名稱都會以a,b,c....之類的樣式命名):



三、 圖形化反編譯apk(本人未使用過)

上述步驟一、二講述了命令行反編譯apk。如今提供一種圖形化反編譯工具:Androidfby

首先。下載上述反編譯工具包,打開Androidfby文件夾。雙擊Android反編譯工具.exe,就能夠瀏覽打開要反編譯的apk


通過反編譯,你能夠獲知該應用用到了什么第3方的庫文件。它的代碼是怎樣編寫的等等。

然而。假設該APK進行了混淆處理,那么你看到的類文件名以及里面的方法名稱都會以a,b,c....之類的樣式命名,所以你能夠想找到你所想得知的界面代碼可能會十分費勁,找到了代碼可能看起來也會非常費勁,但是一個大體的思路會獲得,有了這個思路,你就能夠自己去嘗試了。

本人以前想寫一個類似唱吧的名人界面布局。但是當初第一次接觸不知道怎樣去寫,進進行了反編譯,即使他的那個代碼是混淆過的,我也看出來他是通過LISTVIEW的TYPE設定不同的ITEM布局實現了。可能好多引用都是採用重寫VIEW來實現效果。你能夠得到他的大體思路對你的開發故意無害。


還有處於一個開發人員辛辛苦苦將自己的應用開發出來被別人一反編譯便成為了他自己的東西,所以要進行混淆處理:

下面是我轉載的混淆的教程:http://blog.csdn.net/vipzjyno1/article/details/21042823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