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管理系統--可行性報告


1.引言

1.1編寫目的

    本需求的編寫是為了研究利用大型數據庫做基礎的圖書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途徑和應用方法。同時它也是進行項目策划、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的基礎,是維護人員進行內部維護,信息更新,驗收和測試的依據。

1.2項目背景

l  開發軟件的名稱:圖書管理系統。 

l  圖書管理系統這任務提出與開發者為我們小組軟件工程的的課程設計,用戶是學校圖書館。 

l  本產品是針對電腦管理圖書的需求設計的,可以完成讀者登記、購入新書、讀者借還書、圖書注銷等。

1.3參考資料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3版)》  鄺孔武 王曉敏 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構建之法》 現代軟件工程   鄒欣 編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數據庫系統概論》  王珊 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實用軟件工程》第二版  鄭人傑  殷人昆  陶永雷等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本系統的最終用戶是面向管理員(圖書館管理員和其他管理人員)和讀者(教師和學生),他們都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是經常性用戶。 

系統維護人員是計算機專業人員,熟悉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是間隔性用戶。

① 主要功能: 

A、讀者管理:管理員要為每個讀者建立借閱賬戶,並給讀者發放不同類別的借閱卡(借閱卡可提供卡號、讀者姓名)。 

B、借閱管理:持有借閱卡的讀者可以通過管理員(作為讀者的代理人與系統交互)借閱、歸還圖書。 

C、讀者查詢:可通過互聯網或圖書館內查詢終端查詢圖書信息和個人借閱情況,以及續借圖書(系統審核符合續借條件)。 

D、圖書管理:圖書管理員定期或不定期對圖書信息進行入庫、修改、刪除等圖書信息管理以及注銷(不外借),包括圖書類別和出版社管理。

② 主要性能: 

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完成借閱、查詢等的各項操作,錄入數據合法性校驗程序高,查詢速度快(不超5秒)。保證信息的正確和及時更新,並降低信息訪問的成本。技術先進且高可靠性。  

③ 可擴展性:能夠適應應用要求的變化和修改,具有靈活的可擴充性。 ④ 安全性: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系統對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塊,只有具有一定權限的管理員用戶才能允許有借、還書權限,只有具有高級權限的部門管理者或維護人員用戶才能對用戶進行管理,一般的讀者用戶只能查看圖書信息和借閱情況。 

還應具有一定的保護機制,防止系統被惡意攻擊,信息被惡意修改和竊取。有完善的備份機制,如果系統被破壞應該能快速恢復。

2.2目標

主要提供圖書信息和讀者基本信息的維護以及借閱等功能。本系統是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減少相關人員的工作量,使學校的圖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學、合理的規划,系統、高效的實施。

2.3條件、假定和限制

建議軟件壽命:5年。 

進行系統方案選擇比較的時間:為10天。 

經費、投資方面的來源和限制:投資少,經費所需不多。

硬件條件:PC機6台,服務器3台,局域網,INTERNET。 

軟件條件:WINDOWS 2008Server和win7操作系統,OFFICE軟件,ORACLE 數據庫,瀏覽器等。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本系統是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減少相關人員的工作量,使學校的圖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學、合理的規划,系統、高效的實施。

2.5決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環境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等等

 

3.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3.1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3.2工作負荷

①圖書借閱; 

②學生查閱書號借書; 

③服務器記錄借書學生學號; 

④登記借出圖書;

3.3費用支出

經費支出數額較小

3.4人員

現有系統的運行:管理員三名,技術要求不高,懂電腦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 

維護所需要的人員:計算機人員一名,技術要求高,不過需要的時間不多。

3.5設備

PC機6台,服務器3台,局域網等

3.6局限性

      經過我們查閱資料和親身經歷了解到,可知原有的系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術的過於陳舊,人員工作負荷大,系統維護及費用支出巨大,人員與設備技術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點,所有這些都明確了需要一個新的系統來適應新的信息化時代的高科技的系統。所以開發這樣一個系統還是很有必要的

4.所建議技術可行性分析

4.1對系統的簡要描述

      圖書館管理系統是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對於圖書館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非常重要,所以圖書館管理系統應該為管理者與讀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數據處理手段。

4.2與現有系統比較的優越性

我們所建立的圖書管理系統,與現有的相比優越性不是很大,但是與現有的相比,對於數據的處理更具有系統性和快速性。

4.3采用建議系統可能帶來的影響

4.3.1對設備的影響

添置條形碼系統: 

    操作自動化就要求有先進的貨物識別技術,在這方面,我們選用條形碼系統。該技術與RFID相比更為成熟,改造項目所使用的普通條碼,錯誤率僅為0.0002%;而RFID為10%。同樣,普通條碼的成本也大大低於RFID。一張條形碼的成本不過5分錢,而一個RFID芯片就要1美元,約為7元人民幣。 

    2.添置PC機信息處理平台: 

考慮整條供應鏈都沒有EDI系統,新建一套價格非常昂貴。而且這個信息系統以企業現有pc已經足夠勝任,企業至多新增一台備份數據用機。所以,這里選用pc機作為信息系統處理平台。

4.3.2對現有軟件的影響

實施系統,需要首先在操作系統中安裝SQL Server數據庫與.NET軟件平台

4.3.3對用戶的影響

1.崗位方面,新增了的系統管理員需要專業知識,可從重新培訓而來。 

2.管理員士氣方面,優秀的管理方法可以讓管理人員更加輕松

4.3.4對系統運行的影響

系統運行基於windows系統,服務器基於windows系統,數據庫平台為SQL Server2008。

4.3.5對開發環境的影響

系統開發周期約為1個多月,開發人員約為4人。開發人員需要對圖書管理業務流程全面了解。 

4.3.6對運行環境的影響

運行該軟件所適用的具體設備必須是內存16兆以上的計算機

4.3.7對經費支出的影響

由於我們只負責代碼的編寫和系統的創建,所以我們對經費的數額不高

4.5技術可行性評價

      用java語言開發winform開發,使用mySQL數據庫儲存數據,在現有技術下可以達到要求,並且能夠完成用戶要求,對開發人員數量要求不多,但要求掌握一上技術。沒有不可抗因素,開發能夠按時完成

5.所建議經濟的可行性分析

   從使用的角度來講,對於硬件的要求,對於技術的要求這就決定要完成這樣肯定會花費一筆不小的費用大約有幾十萬;從收益的角度來講,本系統自主開發,用於學校圖書館管理之用,無收益. 但是提高了學校圖書館的管理效益,。

 

6.社會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所有軟件都用正版,技術資料都由提出方保管,數據信息均可保證合法來源。所以,在法律方面是可行的。

6.2用戶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系統的人員均有一定計算機應用基礎,系統維護員由計算機的專業人員擔任,所有人員都要經過本系統的使用培訓。經過簡單培訓人員就會熟練使用本軟件。

7.結論 

      本項目具有方便快捷等優勢,使得圖書管理實現電子化,符合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技術、經濟、操作、法律方面都是可行的,可以開發本系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