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白菜制作多系統啟動U盤(win+ubuntu+PE+...)


網上提供的方法很多都過時了,不適用,要不就是講的不清楚

我結合http://www.xuebuyuan.com/848003.html大神的方案,加以研究,整理出了此篇文章

先看下最終成果:

 

好了,感覺很不錯吧,這里只有5種ubuntu的安裝鏡像,當然如果你想要加入其他的,(比如win7,win8,win10,ubuntu16.10啦),仔細閱讀此文章,都不在話下,完全DIY!

 

一、需要什么  

1.足夠大的U盤一個(我用的是Kingston 8GB U盤,就本文來說2G就夠了)

2.大白菜(大白菜官網:http://www.dabaicai.com/)

  注意,晚上好多假的大白菜官網,注意識別!

  我用的是當然的最新版大白菜,也就是5.1uefi版

3.FbinstTool(百度即可,有綠色版,我用的是v1.6)

4.你想做的系統ios包

二、制作啟動u盤


1、打開大白菜,需要注意的是,如遇到大白菜無故卡死,無法使用的情況,有兩種解決辦法(1).先斷網,再打開大白菜程序,再連上網即可.(2)右鍵管理員運行大白菜

  可以使用個性定制功能對自己的啟動菜單進行定制,當然,你也可以用默認的

2、定制完成后,U盤啟動-默認模式

  勾選NTFS,彈出窗口選否(就是制作后轉為NTFS格式),這樣U盤就能拷大於4G的文件了

  然后點擊“一鍵制作啟動U盤”

3、好了,現在可以關閉大白菜程序了

三、個性化制作

運行FbinstTool,若你使用的大白菜是5.0版本以上的話,U盤的隱藏分區的的目錄結構如下圖所示

否則,則應該是

 

注意!發現上述兩種的路徑不一樣,下面的代碼中的路徑要符合你自己的真實路徑

我的根目錄是ICBC

 

 

下面開始將准備好的系統放入u盤中

比如我想裝ubuntu系統,我在u盤根目錄下(注意不是隱藏分區)創建一個ubuntu(此文件夾名字任意,但是和你下文中代碼中的路徑要對應起來)的文件夾,將提前下好ubuntu安裝文件(例如ubuntu-14.04.2-desktop-amd64.iso)復制到該文件夾下,為了方便,鏡像名字改成ubuntu.iso,然后,用解壓軟件將鏡像內casper文件夾下的initrd.lz和vmlinuz.efi(注意,ubuntu32位系統中vmlinuz沒有后綴名,而64位系統中后綴名為.efi)兩個文件提取出來,一同放在ubuntu文件夾內,它們是U盤引導ubuntu必需的文件

操作完成后如下圖所示:(為了和其他版本的區分開,我的文件夾名稱為ubuntu15x64)

同理,其他系統也要做,比如我這里放好了4個不同版本的ubuntu:

若你想放win系統,可以參考此篇文章:http://wuudjac.blog.163.com/blog/static/210031053201323110293654/

樓主精力有限,不想弄win了。。。

 

下一步開始編輯啟動列表!


打開Grldr菜單,將其內容改為下:

timeout 15
default 0
command --set-path=(ud)/IDBC/GRUB/
gfxmenu (ud)/IDBC/GRUB/MESSAGE
configfile (md)4+8
title 【01】 ===嘗試從本地硬盤啟動===
RUN (ud)/IDBC/GRUB/MENU12.LST
title 【02】 運行大白菜Win8PEx64正式版
RUN (ud)/IDBC/DBC8.ISO
title 【03】 運行大白菜Win03PE2013增強版
echo $[1106] Loading DBC WIN03PE.ISO, Please Wait ...
map --mem (ud)/IDBC/WINPE.ISO (0xff)
map --e820cycles=0
map --hook
chainloader (0xff)
title 【04】 安裝ubuntu14.04LTS_32位
find --set-root /ubuntu14x86/vmlinuz
kernel /ubuntu14x86/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4x86/ubuntu.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ubuntu14x86/initrd.lz
title 【05】 安裝ubuntu14.04LTS_64位
find --set-root /ubuntu14x64/vmlinuz.efi
kernel /ubuntu14x64/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4x64/ubuntu.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ubuntu14x64/initrd.lz
title 【06】 安裝ubuntu15.04_32位
find --set-root /ubuntu15x86/vmlinuz
kernel /ubuntu15x86/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5x86/ubuntu.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ubuntu15x86/initrd.lz
title 【07】 安裝ubuntu15.04_64位
find --set-root /ubuntu15x64/vmlinuz.efi
kernel /ubuntu15x64/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5x64/ubuntu.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ubuntu15x64/initrd.lz
title 【08】 其他工具
RUN (ud)/IDBC/GRUB/DIY.LST

這個菜單中我們保留了運行winpe的選項,加入了安裝ubuntu的選項。為了保持菜單精簡,將其他功能都集成到了另一個菜單里(DIY.LST)。

find --set-root /ubuntu15x86/vmlinuz kernel /ubuntu15x86/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5x86/ubuntu.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ubuntu15x86/initrd.lz

陰影部分是需要你對應自己文件路徑的地方,其他不要改

注意做完右鍵保存!

再從gryb文件夾下找到DIY.LST(若沒有新建一個),內容如下

timeout 15
default 8
gfxmenu (ud)/BOOT/GRUB/MESSAGE
configfile (md)4+8
title 【01】 PE藍黑屏無法進入不認硬盤方案
RUN (ud)/BOOT/GRUB/MENU03.LST
title 【02】 進入Ghost備份還原系統多合一菜單
RUN (ud)/BOOT/GRUB/MENU04.LST
title 【03】 運行最新版DiskGenius分區工具
RUN --mem (ud)/BOOT/IMGS/DBCDOS.IMG
title 【04】 運行MaxDos工具箱增強版菜單
RUN --mem (ud)/BOOT/IMGS/MAXDOS.IMG
title 【05】 運行硬盤內存檢測掃描工具菜單
RUN (ud)/BOOT/GRUB/MENU07.LST
title 【06】 運行Windows登陸密碼破解菜單
RUN (ud)/BOOT/GRUB/MENU08.LST
title 【07】 啟動USB2.0加速電腦啟動(老機專用)
(ud)/BOOT/GRUB/USB_ACC.0PE
title 【08】 安裝原版Win7/Win8系統(非GHOST版)
RUN (ud)/BOOT/GRUB/MENU11.LST               
title 【09】 ===返回大白菜U盤啟動主菜單===
configfile (md)4+8
title 【03】 ===重啟計算機===
reboot
title 【04】 ===關閉計算機===
halt

右鍵保存即可

我們就是把原來主菜單中的東西搬了過來,沒做任何改動。可以用自帶的Qemu工具測試一下。

 

大功告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