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做了三年的.NET,也是三個月前因為項目需要轉的delphi
整個過渡差不多要一周到兩周。
正常情況兩周后就能熟悉delphi。
delphi可以調整開發環境的,你把他的屬性和解決方案窗口調成和你用VS一樣的用起來就習慣多了。
語法的話pascal和C#都是能拉控件的,做起來都是一個模式,非常類似。
即便是自己寫組件,個人感覺delphi寫起來更簡單些。
如果是做數據庫軟件的話,delphi用起來就相當方便,和數據庫連接代碼幾乎不用寫的。
如果是用delphi做工控或網絡編程也差不多。
delphi其實也就是搞了些庫把API封裝進去,本質上一樣。
總之:我感覺因為主要是編程思路,其他都一樣。正常兩周能搞定。
比如:using相當於uses
int i;相當於 i:int;
public void a();相當於public procedure a();
共同點:都是拉完控件在事件里寫代碼,都是面向對象,源碼文件的結構很像(c#是.cs文件,delphi是.pas文件)。
-----------------------------------------
2、delphi 包含3種文件,工程文件(.dpr),單元文件(.pas),窗體文件(.dfm)
工程文件包含了應用程序的入口;單元文件是你要寫代碼的地方,比如unit部分是指明了文件的名字,uses子句指示編譯器添加在列出的個單元中找到的代碼等等,窗體文件是指腳本化的文本文件,其中定義了一些資源,使得窗體和數據模塊能夠存儲對象的可視化外觀。
-----------------------------------
3、VS的開發環境接近完美了,C#+devexpress控件基本就可以和delphi的控件媲美了,C#的優勢:
1.開發環境好,IDE的人性化做得相當出色,自然就提高了效率
2.語法簡潔,本人不喜歡delphi的語法,C#/JAVA/C/C++/JS等都是C的語法,簡潔,不過區分大小寫一直不爽
3.重裝系統方便,如果你的DELPHI使用了大量第三方控件,系統重裝時,基本就是一個噩夢
4.共享方便,比如多個項目,可以很方便共享代碼(DLL或鏈接文件),delphi也可以,不過麻煩很多
5.微軟的大力支持,目前前途一片光明(相對delphi)
-------------------------
在Windows平台上說起實用來,當然還是Delphi更實用咯!
1.Delphi具有快速開發環境,其效率是VC的n倍(不要拿C#來說事,C#的開發領導者是Delphi的主創之一,這個層面上,C# = Delphi)
2.代碼質量:由於Delphi使用的是Object Pascal語言所以代碼嚴謹優美,可讀性強,利於團隊作業!C的代碼太自由,個人色彩濃烈,適合SOLO...對公司來講效率不高
3.編譯器效率:Delphi的編譯器效率目前還沒有敵手,編譯一個項目瞬間完成,其好處是沒有等待編譯的空閑時間去泡咖啡了,有益Coder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為項目的快速開發奠定了基礎
4.在Windows平台上,Delphi除了驅動程序不能開發外(事實上你願意的話也可以,只是你要冒微軟的版權風險),幾乎可以完成任何項目,尤其以數據庫程序見長。當然,Delphi在Linux等平台上的表現還不盡如人意,如果你是在Linux下的話,建議你還是用C吧!
-----------------------------
C#之父 Anders Hejlsberg
Anders Hejlsberg,丹麥人,曾在丹麥科技大學學習工程學。
Anders Hejlsberg第一次登上軟件界歷史舞台是在80年代早期,因為他為MS-DOS和CP/M設計了一個Pascal編譯器。當時,還是一個小公司的Borland很快雇用了他,並買下了他的編譯器,改稱Turbo Pascal。在Borland,Hejlsberg繼續開發Turbo Pascal,並最終帶領他的小組設計了Turbo Pascal的替代品、開發工具史上的奇跡:Delphi語言。
1996年,Anders Hejlsberg在Delphi3發布前離開Borland去了MS。
在此之前,MS曾多次企圖挖走Anders,但都沒有成功。據信Anders去MS(主要)不是錢的問題,雖然MS的開價也相當有吸引力: 130萬美元年薪外加股票期權和分紅,總計超過300萬美元。更主要的原因是Anders和Delphi開發組的其他成員在修改編譯器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還有,據Borland內部人講,Anders認為自己不再是“不可缺少的人”。
Anders在Delphi3中幾乎沒有做什么工作,Chuck Jazdzewski扮演了一個更重要的角色。(--Anders Ohlsson) Anders在Borland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Pascal產品上,也需要新的挑戰,這時Bill Gates的親自邀請,許諾給與挑戰的機會,Anders加入了Microsoft就勢在必行。
Microsoft 用豐厚的薪水、股票認購權和巨額的加盟獎金雇請了Hejlsberg 之后,Borland 曾提出通過不正當手段吸收新成員的控告。Borland 還曾聲稱 — 提供了很少的細節來支持指控 -Hejlsberg 正在開發“Delphi for Java”。這場訴訟雖然最終以Borland 的勝利而收場;但Anders 已經在為Microsoft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