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undefined、null、""、0值和false的區別總結


在程序語言中定義的各種各樣的數據類型中,我們都會為其定義一個"空值"或"假值",比如對象類型的空值null,.NET Framework中數據庫字段的空值DBNull,boolean類型的假值false等等。在JavaScript中也有很多種的"空值"和"假值",那么它們都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其實標題里面我已經列出了JavaScript中所有的"空值"和"假值",除了boolean值本身就是true和false這兩種情況外,其它數據類型的"空值"主要是undefined和defined這兩大類。這些空值的類型分別是: 

typeof(undefined) == 'undefined' 
typeof(null) == 'object' 
typeof("") == 'string' 
typeof(0) == 'number' 
typeof(false) == 'boolean' 

 

   這五個值的共同點是,在if語句中做判斷,都會執行false分支。當然從廣義上來看,是說明這些數值都是其對應數據類型上的無效值或空值。還有這五個值作!運算,結果全為:true。 

    這幾個值中也有不同,其中undefined和null比較特殊,雖然null的類型是object,但是null不具有任何對象的特性,就是說我們並不能執行null.toString()、null.constructor等對象實例的默認調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null和undefined有最大的相似性。看看null == undefined的結果(true)也就更加能說明這點。不過相似歸相似,還是有區別的,就是和數字運算時,10 + null結果為:10;10 + undefined結果為:NaN。 

    另外""、0和false雖然在if語句表現為"假值",可它們都是有意義數據,只是被作為了"空值"或"假值",因為:"".toString(),(0).toString()和false.toString()都是合法的可執行表達式。 

    其實這5個值在上面所說的這些差異里,並不太會給程流程控制帶來太大的問題,那么要區分它們什么呢?需要注意區分的是這些值在轉換為String時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它們到String的轉換關系是: 

String(undefined) -> "undefined" 
String(null) -> "null" 
String("") -> "" 
String(0) -> "0" 
String(false) -> "false" 

    這個轉換關系在做字符串累加時需要特別的注意,否這會出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今天就遇到一個null被默認轉為"null"給弄得迷糊了好一陣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