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4Free 安裝配置(四)配置硬盤


配置硬盤

磁盤管理

進入磁盤管理界面:Disks|Management


磁盤管理


點擊Import disks導入磁盤


把第4個4G的DOM盤刪掉,因為我們不在這個盤上存放數據


點Apply changes使更改生效

注意:有些設置保存即生效,有些設置需Apply changes后才能生效,請保存后注意觀察是否有Apply changes按鈕

點擊每個磁盤右邊的編輯按鈕進入編輯頁面


Hard disk standby time:設置硬盤待機時間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高級電源管理,對硬盤耗電進行調整


Acoustic level:噪音級別,允許你在性能和噪音間作出調整

我們設置Hard disk standby time為20分鍾,其他2項Disabled

然后選中S.M.A.R.T.

點SAVE保存,不要忘了Apply changes

格式化硬盤

3塊盤中有一塊是有數據的,文件系統是UFS,還有2塊盤是新盤,要格式化,配置成ZFS Mirror模式

選擇菜單:Disks|Format


選擇硬盤,千萬別選錯


選擇文件系統,這里選擇ZFS


點擊Format Disk,對硬盤執行格式化,這里有一個確認提示


格式化完成。

以同樣的方式格式化另一個硬盤。

掛載點管理

對於UFS文件系統,要在掛載點管理中進行掛載,對於ZFS文件系統,要在ZFS菜單中管理

我有1塊盤是有數據的,文件系統是UFS,所以要在掛載點管理中掛載

Type選Disk,Disk選硬盤(別選錯了),Partition type選GPT(根據你的實際,也許是MBR)
Partition number選1(根據你的實際情況),File system選UFS(支持UFS、FAT、CD/DVD、NTFS、EXT2)
Mount point name中輸入你起的名字(我輸入download,因為要用這個盤做下載)

注意:請使用UFS或ZFS,其他文件系統有坑(曾經使用NTFS,在高速寫入時會崩潰重啟)

其他默認就好了,點Add,再注意一下有沒有Apply changes


這個是完成后的樣子

ZFS管理

還有2塊硬盤,我們組一個鏡像模式的ZFS,相當於是組RAID 1


在這個界面點加號添加虛擬設備


Name: vdev1(自己起的名字)
Type: Mirror

說明:
Stripe:條帶模式,相當於RAID 0,沒有冗余
Mirror:鏡像模式,相當於RAID 1,2個盤內容相同(也可以多個盤)
Single-parity RAID-Z:raidz1,相當於RAID 5,用一個盤做冗余
Double-parity RAID-Z: raidz2,相當於RAID 6,用兩個盤做冗余
Triple-parity RAID-Z:raidz3,用三個盤做冗余
Hot Spare:熱備盤
Cache:做高速緩存
Log:做日志盤
Log(mirror):鏡像日志盤


輸入Name,Type選Mirror,Devices中按信Ctrl選中兩塊硬盤,選中Advanced Format,點Add,點Apply changes


這是完成后的樣子,我們已經用兩塊硬盤建立了一個鏡像的虛擬設備,這個虛擬設備的大小是一塊硬盤的大小,兩塊硬盤內容完全相同,損壞其中一塊的情況下不丟失數據。

在Disks|ZFS|Pools|Management這個界面點加號增加一個ZFS文件系統


Name:data(自己起的名字,因為要放數據,所以起名data)
Virtual devices:選擇剛才建立的虛擬設備

其他都不用選,直接Add,Apply changes

說明:Name是data,默認掛載點是/mnt/data,ZFS會自動處理掛載,不需要額外操作


這是ZFS配置好的樣子

說明:在Disks|ZFS|Pools|Information中查看ZFS磁盤狀態,其中READ,WRITE,CKSUM下邊的數字是錯誤數,如果不為0就要注意了
可以在Disks|ZFS|Datasets|Dataset界面,通過增加Dataset,設置配額、壓縮、去重等功能

到這里,磁盤就配置好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