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回顧: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3章 IP:網際協議(1)-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3章 IP:網際協議(2)-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4章 ARP:地址解析協議-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5章 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11章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17、18章 TCP:傳輸控制協議(1)-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17、18章 TCP:傳輸控制協議(2)-讀書筆記
《TCP/IP詳解卷1:協議》第19章 TCP的交互數據流-讀書筆記
說明:本章內容分兩部分總結。第一部分為:《TCP/IP詳解卷1:協議》第3章 IP:網際協議(1)-讀書筆記,接下來的內容是第二部分,內容比較少。
4、子網尋址
所有的主機都要求支持子網編址。不是把IP地址看成由單純的一個網絡號和一個主機號組成,而是把主機號再分成一個子網號和一個主機號。原因是:A類和B類地址為主機號分配了太多的空間,可分別容納的主機數為2^24-2和2^16-2,在一個網絡中人們並不安排這么多的主機。
說明:全0或全1的主機號都是無效的,因此總數減去2。
例如:有一個B類網絡地址(140.252),在剩下的16bit中,8 bit用於子網號,8 bit用於主機號,這樣就允許有254個子網,每個子網可以有254台主機。
說明:子網對外部路由器來說隱藏了內部網絡組織(一個校園或公司內部)的細節。縮減了路由表的規模,但子網對於子網內部的路由器是不透明的。
5、子網掩碼
任何主機在引導時進行的部分配置是指定主機IP地址。除了此以外,還需要知道有多少比特用於子網號和多少比特用於主機號。這是在引導過程中通過子網掩碼來確定的。子網掩碼是一個32 bit的值,其中值為1的比特留給網絡號和子網號,為0的比特留給主機號。
例如:一個B類地址的兩種不同的子網掩碼格式。
第一個例子,子網號和主機號都是8 bit。第二個例子,子網號是10 bit,主機號是6 bit。
6、特殊情況的IP地址
介紹7個特殊的IP地址。0表示所有比特位全為0;-1表示所有比特位全為1; netid、subnetid和hostid分別表示不為全0或全1的對應字段。子網號欄為空表示該地址沒有進行子網划分。
7、ifconfig和netstat命令
(1)ifconfig(8)命令一般在引導時運行,以配置主機上的每個接口。由於撥號接口可能會經常接通和掛斷(如SLIP鏈路),每次線路接通和掛斷時,ifconfig都必須以某種方法運行。這個過程如何完成取決於使用的SLIP軟件。
(2)netstat(1)命令提供系統上的接口信息。-i參數將打印出接口信息,-n參數則打印出IP地址,而不是主機名字。
這個命令打印出每個接口的MTU、輸入分組數、輸入錯誤、輸出分組數、輸出錯誤、沖突以及當前的輸出隊列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