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之法
第一章里面的軟件工程的知識領域的1.Software Requirements,軟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概括了我不懂的東西。
第二章里面的個人開發流程,職業工程師和大學生的軟件開發耗時表對我啟發很大,不同方面的時間分配反映出來了各自質量要求的不同,在此我有一個問題:只有時間沉淀出來的工程師才是一個好的軟件工程師嗎?豈不是我們大學生一定要等到40多歲才能熬出頭了?
第三章里面的個人能力的衡量和發展,我覺得里面舉的足球隊例子不是很好地說明了個人能力的衡量度,在我看來工程師開發團隊里面的開發維護模塊的合作交流不是簡簡單單可以用一場足球能比喻出來的,衡量一個程序員能力的高低應該用更全面的數據。不,數據並不能說明一個軟件工程師的好壞。
第四章里面的分行,我個人覺得定義在把同一類的變量定義在同一行上在客觀上能更好地清楚區分吧?或者說true/FALSE也不是一定要說它們是相反的吧?
第五章里面的團隊和非團隊,鄒老師又用了王屋村的例子,這個我看完也是醉了,能不能用林屋村的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