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j2se里我們可以使用Math.random()方法來產生一個隨機數,這個產生的隨機數是0-1之間的一個double,我們可以把他乘以一定的數,比如說乘以100,他就是個100以內的隨機,這個在j2me中沒有。
二.在java.util這個包里面提供了一個Random的類,我們可以新建一個Random的對象來產生隨機數,他可以產生隨機整數、隨機float、隨機double,隨機long,這個也是我們在j2me的程序里經常用的一個取隨機數的方法。
三.在我們的System類中有一個currentTimeMillis()方法,這個方法返回一個從1970年1月1號0點0分0秒到目前的一個毫秒數,返回類型是long,我們可以拿他作為一個隨機數,我們可以拿他對一些數取模,就可以把他限制在一個范圍之內啦
其實在Random的默認構造方法里也是使用上面第三種方法進行隨機數的產生的
對於方法二中的Random類有以下說明:
java.util.Random類有兩種方式構建方式:帶種子和不帶種子
不帶種子:
此種方式將會返回隨機的數字,每次運行結果不一樣
public class Random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util.Random r=new java.util.Random();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r.nextInt());
}
}
帶種子:
此種方式,無論程序運行多少次,返回結果都是一樣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util.Random r=new java.util.Random(10);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r.nextInt());
}
}
兩種方式的差別在於
(1) 首先請打開Java Doc,我們會看到Random類的說明:
此類的實例用於生成偽隨機數流,此類使用 48 位的種子,該種子可以使用線性同余公式對其進行修改(請參閱 Donald Knuth 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2》,第 3.2.1 節)。
如果用相同的種子創建兩個 Random 實例,則對每個實例進行相同的方法調用序列,它們將生成並返回相同的數字序列。為了保證實現這種特性,我們為類Random指定了特定的算法。為了 Java 代碼的完全可移植性,Java 實現必須讓類 Random 使用此處所示的所有算法。但是允許 Random 類的子類使用其他算法,只要其符合所有方法的常規協定即可。
Java Doc對Random類已經解釋得非常明白,我們的測試也驗證了這一點。
(2) 如果沒有提供種子數,Random實例的種子數將是當前時間的毫秒數,可以通過System.currentTimeMillis()來獲得當前時間的毫秒數。打開JDK的源代碼,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這一點。
/**
* Creates a new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Its seed is initialized to
* a value based on the current time:
* Random() { this(System.currentTimeMillis()); }java.lang.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Random() { this(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另外:
random對象的nextInt(),nextInt(int n)方法的說明:
int nextInt()
返回下一個偽隨機數,它是此隨機數生成器的序列中均勻分布的 int 值。
int nextInt(int n)
返回一個偽隨機數,它是從此隨機數生成器的序列中取出的、在 0(包括)和指定值(不包括)之間均勻分布的 int值。
轉自: http://www.blogjava.net/cool2009/archive/2009/03/15/259882.html
- 關於nextInt()函數的一點兒說明:
- 如果想得到30到200的(包含30和200)這個跨度的數在java中一般可以有如下方式獲得
- (1)int i = (int)(Math.random()*171) + 30;
- (2)Random r = new Random () ;
- r.nextInt (201) ; // 這個是0 - 200
- (3)Random r = new Random () ;
- r.nextInt (171) + 30 ; // 這個是30 到 200.
- //如下為二維數組的一點兒東西
- public class 數組的使用說明代碼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creatArray(10);
- printArray(array);
- }
- public static int[] creatArray(int length){ //構造含length個元素的數組的方法
- int[] array =new int[length];
- Random rad=new Random(); //產生隨機數的方法(系統自己的)
- for(int i=0;i<array.length;i++){
- int value = rad.nextInt(100) + 200; //rad.nextInt(100) 意思是隨機產生一個大於等於0小於100的數 ------即包含0不包含100
- array[i]=value;
- }
- return array;
-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ay){
- for(int i=0;i<array.length;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t');
- }
- }
http://zhangit.iteye.com/blog/1706152
此種方式,無論程序運行多少次,返回結果都是一樣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util.Random r=new java.util.Random(10);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r.nextInt());
}
}
這個地方其實產生的隨機數是不一樣的 ;應該這樣寫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util.Random r=new java.util.Random(10);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r.nextInt());
}
java.util.Random r2=new java.util.Random(10);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r2.nextInt());
}
}
這樣寫的代碼隨機數產生的是一樣的;結果如下
-1157793070
1913984760
1107254586
1773446580
254270492
-1408064384
1048475594
1581279777
-778209333
1532292428
-1157793070
1913984760
1107254586
1773446580
254270492
-1408064384
1048475594
1581279777
-778209333
153229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