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逯同事說,可以把狂掛傳奇打包的項目寫成一個腳本,這樣就不用擔心證書有時不能用的問題了。
然后,像我這么好學的學生,當然要去執行了。(其實,以前他給的建議我都只是聽聽而已,這次是因為想學點東西了,所以冷靜了一把。然后一下午都在鼓搗這個東西)
當這件事情完成后,再回頭看,發現代碼非常簡單,實現的功能也很小,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收獲還是很多的。
主要的功能實現步驟如下:
1.更新plist里面的內容;
2.將新的plist轉移至包的payload文件中(也就是ipa包解壓完的東東:將ipa文件的后綴改為zip,然后解壓,會有一個Payload文件);
3.將這個Payload文件壓縮(這個地方比較重要,遇到兩個難點);
4.將Payload.zip進行ipa重命名,命名為自己想要的。
對於我這個新手來說,所有的Linux語言都是陌生的,從來沒有用過,例如解壓、壓縮、移動、重命名(包括后綴),都不知道。現在就先羅列一下這些簡單的小命令,
幫助新手理解並加強記憶。
1.解壓:
這樣,zip里面的東西,就會解壓到空文件夾里面了。當一個ipa包不能安裝或者出現亂碼時,用這種方式解壓,可以看清里面到底是哪個地方變成了亂碼。
2.壓縮:
zip -qr (要壓縮的壓縮包的名字及形式) (原要壓縮的文件)
3.移動
mv (要移動的文件) (要移動的位置)
mv KY_Channel.plist Payload/TestOfDuDai.app/
4.重命名
mv (被重命名的文件) (最終命名的結果)
這個小腳本用到的小知識點就用到了這些,以后有需要還會在羅列。
不過,雖然這個腳本比較小,但是,在制作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的難題,比如,
1.問題:路徑冗余
問題現象:壓縮完的文件夾解壓后不是直接Payload文件夾,而是嵌套了很多父文件夾,如電腦名稱、Desktop等,這樣,在重新簽名和安裝時,是失敗的。
解決辦法:將當前目錄放置在一起。運維慶敏的做法是,在一開始,就放置在桌面上,下面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桌面上進行的。
進入桌面的方法是:
cd /Users/KuaiYong/Desktop/
這樣,在解壓或者壓縮時,就不會被嵌套很多層了。
2.問題:臉皮
問題現象:遇到不會的,不敢去問別人。許多問題出現時,思前想后的才去問別人。
解決辦法:自己搜不到或者解決不出來,就立馬去問別人,不浪費時間
總的來說,今天下午過的比較充實,豐富了自己的經驗,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對自己的努力比較滿意。也許是因為堅持跑步的原因,希望自己能夠堅持下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