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切換到root用戶
#su -
第二步:修改hosts文件
#vi /etc/hosts
192.168.1.63 datanode63
--多余的內容刪除
第三步:修改主機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將HOSTNAME修改為:datanode63
NETWORKING=yes
HOSTNAME=datanode63
第四步:修改網卡配置 保最后一條網站並網站名稱(NAME="eth0")修改為:eth0,其它信息刪除 將ATTR(address) (表示MAC地址)復制到,下一步配置中將使用。
#vi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第五步:修改IP和MAC地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將第四步中復制的MAC地址,粘貼到:HWADDR=
根據網絡配置修改IP地址:
第六步:重新網卡和查看網絡配置信息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ifconfig -a
注:如果啟動失敗,則反復檢查第四步和第五步操作是否正確。
第七步:重啟操作系統
#reboot
第八步:確認是否修改正確
查看主機名
#uname -a
查看IP配置是否正確
#ifconfig -a
檢查hosts配置是否正確
#ping datanode63
以下網上參考信息
- 由於克隆虛擬機,vmware只是修改了虛擬機的名字等信息,並沒有修改虛擬硬盤中的任何信息,導致克隆后網卡的MAC地址和操作系統中記錄的mac地址不符,導致eth0啟動不起來。操作系統記錄了一個新網卡的添加,新網卡的名字eth1,mac地址就是vmware分配給的新的mac地址
- 解決方法:
- 修改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
- 刪除掉 關於 eth0 的信息。修改 第二條 eth1 的網卡的名字為 eth0.
- 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中mac地址為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修改后的eth0的mac地址。
以上內容摘自:http://www.2cto.com/os/201210/159434.html
給Centos虛擬機配置固定ip
[java]
view plain
copy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以下是網卡eth0的信息
[java]
view plain
copy
- DEVICE="eth0"
- BOOTPROTO="dhcp"
- HWADDR="00:50:56:37:a0:2c"
- IPADDR="192.168.9.131"
- #GATEWAY="192.168.9.1"
- #NETMASK="255.255.255.0"
- #NETWORK="192.168.9.0"
- NM_CONTROLLED="yes"
- ONBOOT="yes"
- TYPE="Ethernet"
- UUID="3d8d42e3-c409-4f19-9553-aac34782711c"
/etc/sysconfig/network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resolv.conf
/etc/hosts
1、CentOS 修改DNS
修改對應網卡的DNS的配置文件
# vi /etc/resolv.conf
修改以下內容
nameserver 8.8.8.8 #google域名服務器
nameserver 8.8.4.4 #google域名服務器
(該項修改需要重啟電腦)
2、CentOS 修改網關
修改對應網卡的網關的配置文件
[root@centos]#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以下內容
NETWORKING=yes(表示系統是否使用網絡,一般設置為yes。如果設為no,則不能使用網絡,而且很多系統服務程序將無法啟動)
HOSTNAME=centos(設置本機的主機名,這里設置的主機名要和/etc/hosts中設置的主機名對應)
GATEWAY=192.168.1.1(設置本機連接的網關的IP地址。例如,網關為10.0.0.2)
3、CentOS 修改IP地址
修改對應網卡的IP地址的配置文件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以下內容
DEVICE=eth0 #描述網卡對應的設備別名,例如ifcfg-eth0的文件中它為eth0
BOOTPROTO=static #設置網卡獲得ip地址的方式,可能的選項為static,dhcp或bootp,分別對應靜態指定的 ip地址,通過dhcp協議獲得的ip地址,通過bootp協議獲得的ip地址
BROADCAST=192.168.0.255 #對應的子網廣播地址
HWADDR=00:07:E9:05:E8:B4 #對應的網卡物理地址
IPADDR=12.168.1.2 #如果設置網卡獲得 ip地址的方式為靜態指定,此字段就指定了網卡對應的ip地址
IPV6INIT=no
IPV6_AUTOCONF=no
NETMASK=255.255.255.0 #網卡對應的網絡掩碼
NETWORK=192.168.1.0 #網卡對應的網絡地址
ONBOOT=yes #系統啟動時是否設置此網絡接口,設置為yes時,系統啟動時激活此設備
ifcfg-eth0
view sourceprint?
DEVICE=eth0 //指出設備名稱
BOOTPROTO=static //啟動類型 dhcp|static
BROADCAST=192.168.1.255 //廣播地址
HWADDR=00:06:5B:FE:DF:7C //硬件Mac地址
IPADDR=192.168.0.2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網掩碼
NETWORK=192.168.0.0 //網絡地址
GATEWAY=192.168.0.1 //網關地址
ONBOOT=yes //是否啟動應用
TYPE=Ethernet //網絡類型
4、重新啟動網絡配置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或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上一步如果不成功使用如下命令 ifdown eth0
ifup eth0
如重啟動失敗,可嘗試刪除 r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