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放個假,自己面試的經驗和老板是否靠譜的鑒別


剛剛從之前的工作中抽身出來。還是應該需要對之前的工作進行一個整理,外加一些遇到的應聘經歷的事情。

  1. 關於老板如果是新人的問題
    1. 如果老板是新人,並且你的能力強過他而且能夠看到他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么請:離開他除非他開的salary足夠高並且他一言九鼎。(新人老板很少會有一言九鼎的,哪怕他有錢,而且不夠穩定,多幾次的求職經歷就會讓后來的公司認為你經常跳槽和公司難以融洽相處,其實哪里是呢明明是池塘太小)
    2. 如果老板是新人,並且你是看着做產品進入的公司,那么他很可能會這么干:為了抵沖在產品空閑期間的人力成本會引入一些out source project來做。(無論做產品還是做外包,都只可能在一方面開花結果如果老板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就說明他naive)
    3. 如果老板是新人,並且你打算進入一家startups,老板給你許諾一部分的stock,然而你很輕易的面過了,那么接下來的日子很可能是這樣的:你再試用期內使勁兒干干完了被踢掉
    4. 如果老板是新人,並且你在面試的時候發現他和他發的招聘的待遇並不一致,那么恭喜你,接下來的日子很可能是這樣的:你的福利和工資總是跟不上,說好的總是沒有。
    5. 如果老板是新人,並且和你談論讓個人買社保或者個人買20%的社保單位買8%,那么恭喜你,你又遇到一個法盲老板,你可以堅決回絕或者直截了當的辭職,工作那么多,這個老板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何況還是個新人
  2. 關於老板口頭承諾的事情
    1. 所謂老板的承諾都是不可信的,至少IT行當如此。
    2. 就算他打算給你,你也的評估下他平時是不是慷慨解囊的人。
    3. 我親眼見過老板和他朋友因為工程款項的原因鬧翻過,所以哥們兒是信不過的,在利益面前再好的哥們兒都得跪。
    4. 甭說口頭協議,就是簽署了agreement也未見的會執行。
  3. 關於求職的時候待遇前后不一致的問題
    1. 招聘的時候招聘簡章上寫的和你在面試的時候老板給你說的不一樣,或者直接從招聘簡章上砍掉了很多變成試用期的待遇(甚至是社保都不給買,這種老板是最黑心的,不僅視員工的晚年於無物更是連法律都不放在眼里,叫他滾)
    2. 先跟你談好的工資讓你離職后來又變的,這樣的老板只能說明2件事情。要么這個公司對員工的應聘沒有登記他已經忘了你多少錢工資了,要么就是他覺得你的工資還可以再談談壓縮成本。(無論是哪一者都足以讓人不想在哪里呆下去。首先,如果他都沒有應聘登記,那么可想而知這個企業管理有多么糟糕。其次如果他認為已經說好的工資還可以再談,那么應該堅決的回絕and將這個公司直接拉黑)
    3. 簽合同工資不一致,請放一萬個心,任何理由都不能和老板簽2份薪酬不一致的勞動合同,因為那樣前一份就作廢了。如果老板要以社保為理由來要求的話,我可以拍胸脯告訴你,就算你的社保不是按照合同工資買的,也有千萬個辦法繞過社保據從而買到低檔位的社保,這根本不是理由。如果他硬是要這樣做,那就讓他自己代簽你的名字,你本人不簽字,社保據查也是經得起的。這個本人有相關經驗,絕對經得住實踐。
    4. 沒有制度扣工資的,那你為什么還要呆呢?
    5. 工資發不起的,連工資都發布起還當甚老板?老板那么好當?前那么好賺?大家出來都是混口飯吃,上有老下游小。
  4. 關於老板的心理
    1. 節約成本,為了節約成本,老板巴不得你加班,主管提出要加人,於是老板便假意發招聘,最后技術面完hr刷下去。我親眼見過這樣的事情發生
    2. 還是節約成本,為了節約成本,之前說的那些福利都變成幻影。一個月也就那么一百兩百塊錢,恐怕大部分員工都不會鬧,這更會助長了老板的行為
    3. 還是節約成本,為了節約成本,約定的提成也可以被沒有掉,理由嘛呵呵
    4. 還是節約成本,為了節約成本,老板可能會把公司搬到一個非常偏僻的居民小區。注:請相信我,把公司弄到居民小區除非是外包公司絕不是什么好想法,會有各種弊端特別再軟件園附近。
  5. 合伙人靠譜嗎?
    1. 天花亂墜型:合伙人如果以來就跟你講什么覺悟喝什么心靈雞湯,那么請你遠離他
    2. 沒有頭腦型:合伙人如果僅僅是你的跟屁蟲或者老板的,那么請你遠離他
    3. 悶聲不說型:合伙人如果無論是開會還是什么都是悶不吭聲的,那么只有2種可能性。1他沒有把這個當做創業而是拿了一份不錯的工資。2他把自己當老板了
    4. 模式數據型:名字可能不太貼切,但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腦子里都裝的是這門模式那門模式,什么大數據,什么行業。當然我不否認這些東西,但是他們的思考方式就是“我們用大數據去創造營收,用我們的模式xxxxx,我們的模式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點”。其實靠譜一點的人都能夠識別出他並不靠普。其一因為這個大數據不是說來就來的,而是靠的累計那么如何累積這類人是不在乎的,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哪家公司也都不會賣。
  6. 做過產品的就別再想去做外包了
    1. 純簡單外包,價值不高耗費人力,請的是做產品的人(至少也有兩把刷子)卻做成了外包毫無營養可言,你覺得員工得到成長么會開森么
    2. 幫別人做產品,做着做着團隊就成了專為他人服務的了,因為產品是及其多變並且需要大量人力維護的東西,外包是絕對不合適的。

我出道的事件不長也不短了,見過的人也有那么多了,所以什么是靠譜什么是不靠普也有了初級的分辨能力。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夠有所收獲,對於一個老板來說,信用最為重要如果沒有信用agreement都等於蛋。對於一個打工仔來說,什么公司的前途固然需要考量,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自身的成長和職業生涯的經歷,創業不是不可以創,但是要想清楚合伙人是否靠譜。

我總結的這些可能並不全面,如果有什么可以補充的,或者要噴的,請單獨開貼好嗎?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