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http://hi.baidu.com/mvp_xuan/blog/item/2ba062d8cd2c9fc939012fae.html
關於linux上建庫等操作請看文章:
http://hi.baidu.com/mvp_xuan/blog/item/30f5b700a832f0261d9583ad.html
http://hi.baidu.com/mvp_xuan/blog/item/216d52092a79228b0b7b826f.html
——————————————————————————————————————————————
本教程將講述:gitk的Git Gui的部分常用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建庫、克隆(clone)、上傳(push)、下載(pull - fetch)、合並(pull - merge)。
——————————————————————————————————————————————
1、下載並安裝
下載地址:
http://code.google.com/p/msysgit/downloads/detail?name=Git-1.7.10-preview20120409.exe
安裝的話,新手的話,全部“下一步(next)”即可。
2、建庫(init)
(如果你需要在本機計算機建庫並管理自己的代碼,請看此節。)
首先,新建一個文件夾,進入文件夾后點擊右鍵,選擇“Git Init Here”:
執行完這個操作后,會發現此文件夾中,多了一個“.git”的隱藏文件夾,說明執行成功。
然后,將源代碼copy到此目錄中(也可以直接在源代碼處直接init):
做完這個操作后,再點擊鼠標右鍵后,點擊“Git Commit Tool”,填寫完commit后,點擊“提交”即可: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History,右鍵點擊鼠標選擇“Git History”:
Enjoy~!\(^o^)/~
3、克隆(clone)
(如果你從屬於某個項目下,需要將遠程的庫down到本機計算機,請看此節。)
在需要建立庫的目錄下點擊右鍵選擇:“Git Gui” :
在彈出窗口點擊“克隆已經版本庫”:
重點來了,之所以將這步稱為重點,是因為網上大多數這一步的教程都錯誤的!
然后在Source Location中輸入完整的待克隆版本庫所在地址,在Target Directory中輸入或選擇本地的目錄(請注意此處會自動新建一個目錄,不需要提前建立!)
我以ssh為例,
以下第一幅圖是局域網內部為例的:
上面是局域網案例的。
下面是訪問外網IP的方式:
外網訪問可以需要注意幾點:
(1)、因為Gui的source location這里其實不能更換ssh默認端口,就算加上“:實際端口號”也會返回以下錯誤信息:
————————————
ssh: connect to host 123.117.67.67 port 22: Bad file number
fatal: The remote end hung up unexpectedly
————————————
(2)、不能使用~號來代替家目錄的路徑組成部分了,必須使用git遠端庫的絕對地址。
然后點擊“克隆”,會提示輸入ssh對應的密碼:
輸入密碼后,就會自動克隆了,這里可能要輸入3次密碼,請一次次認真輸入吧。成功后會提示類似信息:
——————————————————————————
From 192.168.31.130:~/jmcx
* [new branch] master -> origin/master
——————————————————————————
關閉掉當前窗口,會自動彈出git gui,然后可以在“版本庫”下選擇“瀏覽master上的文件”查看已下載文件,也可以直接去剛才的Target Directory中查看相關文件。
4、上傳(push)
(如果你從屬於某個項目下,已經clone了遠程的庫,需要將本地代碼修改后,上傳到遠端庫,請看此節。)
前提條件需要滿足已經完成上面的“2、建庫”操作了。修改文件后,在Git Gui下進行“緩存改動”,然后輸入描述,點擊“提交”,點擊“上傳”,輸入密碼后回自動上傳。成功應該是:
5、下載(pull - fetch)
右鍵在git庫所在目錄下打開Git Gui,在上方找到“遠端(remote)”,點開之后選擇“從..獲取(fetch)”,自動展開后,點擊“origin”:
然后輸入密碼,點擊OK,即可完成操作:
這樣就OK了,不過這樣只是下載了,並沒有和你本地的代碼合並,要合並的話,還需要做一個操作,請看下節。
6、合並(pull - merge)
fetch之后,到Git Gui的“合並(merge)”下點擊“本地合並”,一般情況下是默認條件直接點擊“合並(merge)”即可:
————————————————————————————————————————————
到這里教程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