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ge
git merge是我們要學習的合並工作的第一個方法。合並產生一個特殊的提交記錄,它包含兩個唯一父提交。有兩個父提交的提交記錄本質上是:“我想把這兩個父提交本身及它們的父提交集合都包含進來。”
1. 有共同祖先,但非直接上下游關系的分支


根據C1、C2、C3這三個提交對象(C1是C2、C3的共同祖先),合並之后,生成了一個新的提交對象,包含了兩個父提交。假如從合並后的master出發,開始沿着箭頭向上游走,在到達起點的路上會經過所有的提交記錄,這說明master包含了所有代碼庫的修改。
2. 直接上下游分支關系


可以看出,合並只是將bugFix分支移動到上游的master分支,使得bugFix和master指向同一提交對象。
分支合並情況有多種,一種是當前master分支所指向的提交對象為新建分支的直接祖先,一種則不是。
第一種情況的合並比較簡單,合並時,只需要前移master指針使它指向新建分支所指向的commit對象。這種情況下,如果在master和新建分支之間還有多個直接祖先為master的分支,直接和最新的合並,那么如果再和上游的分支合並,會提示already up-to-date。如果合並的是上游的,那么可以一步一步合並到最新的分支。
第二種情況的合並比較復雜,因為當前master分支所指向的commit對象不是新建分支的直接祖先,Git不得不進行一些額外的處理,一般會取新建分支所指向的commit、master所指向的commit和新建分支和master的共同祖先所指向的commit這三個對象合並為一個新的commit對象,並生成結果的文件快照,該文件快照是一些合並時被修改的文件快照。
(2)Git會自動選取合適的新建分支和master的共同祖先作為合並基礎,這一點和CVS和subversion的人工選擇不同,極大的簡化操作流程。
rebase
rebasing是在分支之間合並工作的第二種方法。Rebasing就是取出一系列的提交記錄,"復制"它們,然后把在別的某個地方放下來。
雖然聽上去難以理解,rebasing 的優勢是可以創造更線性的提交歷史。假如只允許使用rebasing,代碼庫的提交日志/歷史會更好看。



簡單地說下上面的三張圖片所演示的效果和作用。開始,master分支和bugFix分支中的修改是唯一獨立的,現在想要把bugFix分支里的修改直接移動到master分支中。在bugFix分支中,使用git rebase master命令,復制bugFix的最新提交對象,然后把它放在master分支的最新提交對象的后面,得到了一個更加線性好看的提交記錄,此時bugFix是master的上游,應注意原來被復制的提交對象仍在、不會消失;現在唯一的問題是master分支還沒有更新。接下來切換到master分支,把它rebase到bugFix分支,git rebase bugFix,因為master是bugFix的直接下游,所以Git只把master分支的記錄前移到bugFix上而已。
rebase時候,git做了些什么呢?
1. 先將master分支的代碼checkout出來,作為工作目錄
2. 然后將bugFix分支從master分支創建起的所有改變的補丁,依次打上。如果打補丁的過程沒問題,rebase就搞定了
3. 如果打補丁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就會提示你處理沖突。處理好了,可以運行git rebase –continue繼續直到完成
4. 如果你不想處理,你還是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放棄rebase過程(運行git rebase –abort),另一個是直接用test分支的取代當前分支的(git rebase –skip)。
最后補一下 有關rebase的知識:

1 #將當前分支切換到mywork 2 git checkout mywork 3 git rebase origin

這些命令會把你的"mywork"分支里的每個提交(commit)取消掉,並且把它們臨時 保存為補丁(patch)(這些補丁放到".git/rebase"目錄中),然后把"mywork"分支更新到最新的"origin"分支(即
"mywork"分支引用移動到origin上
),最后把保存的這些補丁應用到"mywork"分支上。
當'mywork'分支更新之后,它會指向這些新創建的提交(commit),而那些老的提交會被丟棄。 如果運行垃圾收集命令(pruning garbage collection), 這些被丟棄的提交就會刪除.
使用rebase和merge之后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