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基礎之深度復制和淺度復制


之前一直沒有搞清楚深度復制和淺度復制的區別到底在哪里,今天徹底把這個東西弄懂了,寫出來與到家共勉。

如果大家不懂值類型和引用類型的區別,請先看http://www.cnblogs.com/Autumoon/archive/2008/08/18/1270685.html,本來想自己寫的,但剛好看到了這篇寫的非常全面,就不自己寫了。

大家都知道Object是所有類共同的基類,其有個方法是MemberwiseClone(),其用途為

QQ截圖20141116141837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法來達到淺度復制的效果。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闡述一下淺度復制,其與深度復制的區別在什么地方:

public class Content
    {
        public int Val;
    }
    public class Cloner
    {
        public Content MyContent = new Content();

        public Cloner(int newVal)
        {
            MyContent.Val = newVal;
        }
        public object GetCopy()
        {
            return MemberwiseClone();
        }
    }

在這里我們有兩個類,一個Content類,只有一個為值類型int的Val,還有個類是一個Cloner類,其有一個Content類型的成員,然后有個構造函數可以初始化成員,最后有一個GetCopy的方法,通過MemberwiseClone方法來復制自己。

下面我們通過一段代碼來調用Cloner類: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oner source = new Cloner(10);
            Cloner target = (Cloner)source.GetCopy();//返回的是一個Object類型 需要做類型轉換.
            Console.WriteLine("target.MyContent.Val = {0}", target.MyContent.Val);
            source.MyContent.Val = 15;
            Console.WriteLine("target.MyContent.Val = {0}", target.MyContent.Val);
            Console.ReadKey();
        }

結果是:

Copy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通過GetCopy()函數復制類source給target,但是當我們改變source的時候,source輸出的值也跟着改變。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我們通過MemberwiseClone()復制的只是引用,即source和target的MyContent是相同的對象實例。這就是淺度復制,那我們如何實現深度復制呢,在.NET Framework中,給我們提供了ICloneable接口。

首先我們看下ICloneable接口:

// 摘要:
    //     支持克隆,即用與現有實例相同的值創建類的新實例。
    [ComVisible(true)]
    public interface ICloneable
    {
        // 摘要:
        //     創建作為當前實例副本的新對象。
        //
        // 返回結果:
        //     作為此實例副本的新對象。
        object Clone();
    }

在上面那個例子中,我們只需要修改一些代碼就可以了:

public class Cloner:ICloneable
    {
        public Content MyContent = new Content();

        public Cloner(int newVal)
        {
            MyContent.Val = newVal;
        }
        //public object GetCopy()
        //{
        //    return MemberwiseClone();
        //}
        public object Clone()
        {
            Cloner cloned = new Cloner(MyContent.Val);
            return cloned;
        }
    }

為了做區別我把之前的代碼放在上面,注釋了的代碼就是淺度復制,后面的為深度復制,我們看到差別在於用本實例的MyContent.Val重新生成了實例返回給目標,測試結果為:

QQ截圖20141116144216

這里如果MyContent的成員不是一個值類型,那么我們還需要進行深度,像下面一樣:

public object Clone()
        {
            Cloner cloned = new Cloner();
            cloned.MyContent = MyContent.Clone();
            return cloned;
        }

深度復制和淺度復制就是這樣,關鍵是創建一個新的對象實例返回去,而不是把原來的對象實例返回回去。大家懂了嗎?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