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
今天在使用Lua編寫腳本時,需要用到讀寫文件的操作,很久沒有使用Lua了,特寫下此文來備忘一下。
簡介
Lua對文件的操作與C對文件的操作基本一致,不管是參數還是方法。Lua中可以直接通過全局方法來對文件操作(簡單模型),也可以采用面向對象的形式(完整模型)。
簡單模型
io.input([file]) 設置默認的輸入文件,file為文件名(此時會以文本讀入)或文件句柄(可以理解為把柄,有了把柄就可以找到文件),返回文件句柄。
io.output([file]) 設置默認的輸出文件,參數意義同上。
io.close([file]) 關閉文件,不帶參數關閉默認的文件
io.read(formats) 讀入默認文件,formats取值為"a"(讀入全部)、“n”(按數字讀入)、 "*l"(按行讀入,默認方式)、n(即數字,讀取n個字符)。
io.lines([fn]) fn文件名,若無文件,取默認文件,返回一個迭代器,可以用在for循環里。
io.write(value) 向默認文件寫入內容。
io.flush() 把文件緩存里的操作立即作用到默認輸出文件。
完整模型
簡單模型里只能處理文本類型的文件,在完整模型里可以處理二進制文件。
處理文件的一般流程為:打開文件,獲取文件的句柄;以文件句柄操作文件;關閉文件。
可以看到完整模型比簡單模型復雜點,但優點是功能更強大。
io.open (fn [, m]) 打開文件,返回文件句柄,fn文件名,m模式有:
r 以只讀方式打開文件,該文件必須存在。
w 打開只寫文件,若文件存在則文件長度清為0,即該文件內容會消失。若文件不存在則建立該文件。
a 以附加的方式打開只寫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則會建立該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寫入的數據會被加到文件尾,即文件原先的內容會被保留。(EOF符保留)
r+ 以可讀寫方式打開文件,該文件必須存在。
w+ 打開可讀寫文件,若文件存在則文件長度清為零,即該文件內容會消失。若文件不存在則建立該文件。
a+ 與a類似,但此文件可讀可寫
b 二進制模式,如果文件是二進制文件,可以加上b
+ 號表示對文件既可以讀也可以寫
以下的file是io.open返回的文件句柄,功能與簡單模式類似,不再詳述。
local file = io.open("xx.xx", "w)
file:close ()
file:read (formats)
file:lines()
file:write (values)
file:seek ([p] [, of]) 設置文件讀寫的偏移,p文件偏移起始位置(取值有"set",文件頭,此為默認值,"cur"當前位置、"end"文件尾),of偏移量(默認值0,正的表示向前,負的表示向后),返回在文件里新的當前位置。
file:flush()
簡單模型示例
--讀取文件
local file1 = io.input("1.txt"); --1.txt文件必須存在,否則會出錯
local data = io.read("*a");
print(data);
--寫文件
local file2 = io.output(2.txt");
io.write(data);
io.flush();
io.close();
--文件復制函數
function copyFile(ff, ft)
local fsrc = io.input(ff);
if not fsrc then
print(ff.." Is not existed.");
return false;
end
local fdst = io.output(ft);
local data = io.read("*a");
io.write(data);
io.flush();
io.close();
return true;
end
完整模型示例
local f1 = io.open("3.txt", "a+");
f1:write("data!!!");
f1:flush();
f1:seek("end", -1); --定位到文件末尾的前一個字節
local data = f1:read(1); --讀取一個字符
print(data);
f1: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