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64 + Ubuntu 14.04.1 64雙系統安裝
背景:我的筆記本之前的系統是window 7 64 + Ubuntu 14.04.1,用UEFI引導系統。安裝過程是先裝的win7,再裝Ubuntu。本來挺和諧的搭配,但是因為裝Win7 的時候格式化硬盤為GPT(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Partition Table)分區表格式(在PE系統里用Diskgenius格的),並且勾選了MSR分區(Microsoft Reserve,微軟保留),所以最后裝完系統在C盤之前還會出現兩個分區:512MB的ESP(uEFI System Partion)分區和128MB的MSR分區。這就造成了Windows 7系統無法激活。嘗試了各種激活工具都失敗了。
這里有兩個對應關系:
UEFI ~ GPT
legacy ~ MBR(Main Boot Record,主引導記錄)
一般情況下,系統采用UEFI引導,那么把硬盤格式化為GPT格式比較好。
舉個例子,在UEFI+GPT情況下安裝Win7+Ubuntu 14.04雙系統,先裝win7后裝Ubuntu。啟動的時候是Ubuntu的gurb引導win7(也就是按開機鍵后->顯示屏閃筆記本LOGO(這時候就是UEFI在引導)-> 進入紫色背景的Ubuntu grub界面,在這個界面選擇啟動Windows系統還是Ubuntu,還是memory test等等)。
在這樣的雙系統環境下,如果重裝Windows 7系統(Linux分區不動),Ubuntu grub菜單不會被覆蓋,還能正常進入Ubuntu。猜測原因:這是因為重裝win7時沒有動ESP和MSR分區,Ubuntu的grub是裝在ESP里的,所以grub依然存在。
但是如果是legacy + MBR下的雙系統,重裝win7后,Ubuntu grub就沒有了。開機直接進入win7,然后得采取一些措施恢復Ubuntu 啟動菜單。參見恢復被win7覆蓋的Ubuntu Grub。
不一般的情況就是用UEFI + MBR,或者legacy + GPT。這種搭配的可行性和穩定性參看這篇文章《WIN8 與WIN7的64位及32位 分別對Legacy BIOS+MBR和UEFI+GPT兩種 啟動方式和分區架構下的安裝可行性分析》
那么,接下來目的很明確,采用legacy + MBR重裝Windows 7和Ubuntu,這樣win7 C盤前無ESP和MBR分區,達到激活的目的。
簡要步驟:
1. 進bios設置為legacy啟動(其實我是用的UEFI)。
2. 用U盤啟動盤進PE系統,用PE系統里的Diskgenius將整個盤格式化成MBR分區表格式。然后分區如下:
一個主分區為C盤,一個擴展分區包含了DEF三個邏輯分區,空余的60多G不動,留作裝Ubuntu。(下圖后面兩個分區因為我已經裝了Ubuntu,所以已經顯示為主分區。未裝Ubuntu之前應該是一個未分配的空閑空間,裝Ubuntu的時候再對空閑空間進行分區)
3. 在PE系統里安裝Win7系統到C盤。
4. 重啟進入Win7后,采用EasyBCD硬盤安裝的方法裝Ubuntu 14.04.1。
下面是詳細過程,以及一些可能出的錯誤。
裝Win7可能出現的錯誤
(1)在PE系統里用Diskgenius分區后,然后用Windows 安裝器安裝Windows 7,在部署鏡像到6%左右時可能會報錯說C盤下的Image文件損壞雲雲。我的解決辦法是在Diskgenius分完區后,退出了Diskgenius,再在計算機里,右鍵C盤再格式化一遍。
(2)接着,如果正常部署完鏡像到100%,初步安裝完成,會讓你重啟。重啟后如果報錯說找不到系統(system can not be found)或者說xxx丟失讓你按ctrl alt delete重啟,那么你就重啟,選擇從U盤啟動,然后在PE選項菜單選擇嘗試從本地硬盤引導系統。然后應該會進入windows安裝界面了。
(3)接下來,安裝程序會啟動服務,安裝設備,到100%后,如果彈框報錯說“windows安裝程序無法將windows配置為在此計算機的硬件上運行”。這個錯誤的原因網上有很多解釋,我這里的原因是分區的時候設置C盤為活動分區,最后卻把系統裝到了F盤。一般不會出現這個錯,我都是第一次見。真出現了的解決辦法:
當出現如上提示的時候,按下shift+f10 會打開命令窗口,進入到C:\windows\system32\oobe文件夾,輸入msoobe回車然后輸入msoobe即可進入下一步操作,但錯誤提示框仍然在,不用理會按照屏幕提示輸入相應的信息。之后又會回到彈框報錯界面,再次進入命令行窗口,用shutdown命令關機后重啟。完成后續桌面設置。安裝好后WIN7系統無任何問題。
好!到這里就順利裝完win7了,接下來該裝Ubuntu了。
先給出方案:用EasyBCD輔助硬盤安裝。刻U盤安裝就是作死!!!各種死法后面講。先講Windows 7下用EasyBCD輔助硬盤安裝Ubuntu14.04.1。參看用 EasyBCD 在 Win7/8 中硬盤安裝 Ubuntu。Ubuntu 14.04.1在安裝過程中,如果之前留了空白分區,它會有個選項是安裝Ubuntu與Windows 7共存,如下圖:
【【【如果你要自己分區(選擇了最后一項something else),那么有個細節要注意:在安裝ubuntu地時候,選擇boot loader安裝的位置,如果選的整個硬盤,后果是整個Windows分區沒有了,最后會在硬盤前512MB形成ESP分區(uefi system partion)。因為裝win 7之前用的是legacy+MBR模式,而Ubuntu 14.04.1帶了EFI特征,裝的時候會用ESP分區。所以猜測應該選擇ubuntu boot loader的安裝位置為ext4分區???選擇“安裝Ubuntu與Windows 7共存”后,Ubuntu安裝程序是怎么安裝grub的???這個有待研究。】】】
裝完了Ubuntu之后,在磁盤管理程序中可以驗證上述說法。如下圖,Windows 分區完好。空閑分區被分成Linux ext4分區和Linux swap分區。尾部剩下的那1.1MB不用理會。
下面說說刻U盤安裝Ubuntu 14.04.1的各種死法!!
(1)首先看看Ubuntu官網給出的Universal USB Installer (UUI)工具,Universal-USB-Installer-1.9.5.7.exe和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刻好U盤之后啟動,報錯如下:
這個錯誤在網上各種搜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2)那么試試ultraISO刻U盤。legacy+mbr模式下安裝好了win7,然后在Windows下用ultraISO刻4G的U盤,U盤格式為fat32。刻好之后從U盤安裝Ubuntu 14.04.1必須設置bios為uefi啟動,否則無法啟動。ok,啟動起來了,開始安裝Ubuntu,結果出現如下錯誤:
這個錯誤網上的說法是,用ultraISO刻U盤的時候,U盤為fat32,存放iso文件的硬盤為ntfs格式。把U盤格式化為ntfs重刻即可。好,那來測試一下:
(3)ultraISO刻U盤,便捷啟動用usb-hdd+格式,U盤格式化為ntfs(同電腦硬盤格式),刻好之后從U盤啟動。
若用legacy啟動,如下錯誤:
若用uefi啟動,有個錯,cannot found /efi/xxx,進入安裝菜單后,卡死:
草!浪費了我好多時間。U盤安裝去死!!!
下面也是一些刻U盤的細節。沒用,留個反面教材。我記得12.04刻U盤安裝倒是很正常。當然刻光盤安裝最保險!
在Ubuntu官網上下載的Universal-USB-Installer-1.9.5.7.exe和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刻錄好U盤之后,從U盤啟動報錯如下:
BusyBox v1.15.3 (Ubuntu 1:1.15.3-1ubuntu4) built-in shell (ash) Enter 'help' for a list of built in commands. (initramfs) mount: mounting /dev/loop0 on //filesystem.squashfs failed: input/output error Can not mount /dev/loop0 (/cdrom/casper/filesystem.squashfs) on //filesystem.squashfs
(如果從U盤啟動說“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那么請在bios中把uefi打開。因為Ubuntu 14.04采用了efi特性。)
在網上搜了一堆的資料,不知為何。
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bug/636711
http://www.hacktohell.org/2011/07/fixing-can-not-mount-devloop0-while.html#.T3aOM8W5HzY
然后用UltraISO再刻了一遍,解決。如下圖:
1. 格式化U盤,選擇寫入方式
2. 點擊便捷啟動->寫入新的MBR->USB-HDD+
3. 點寫入
有個細節是UltraISO直接打開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只顯示一個EFI文件夾,其他的文件都沒有。解決辦法是先將iso文件掛載到虛擬光驅(可以用UltraISO帶的虛擬光驅,或者你安裝的其他虛擬光驅軟件),然后點文件->打開光盤,打開虛擬光驅驅動器,然后iso里所有的文件就進來了。后面就是常規步驟了:點啟動->寫入硬盤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