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區分C盤,D盤,E盤,F盤?
1)各盤出現背景
在計算機剛誕生的年代,還沒有硬盤,那時數據存儲主要靠軟盤。軟盤驅動器按照順序占據了A和B盤符的位置,后來隨着硬盤的應用,就出現了C盤及以后的盤符了。
A,B兩個盤符是給軟驅的,過去有五寸軟驅,安裝兩個軟驅時就有B盤了,后來一般就安一個軟驅,就沒有B盤了
C盤以后都是硬盤分區,所以說:C,D,E,F盤都是硬盤。
2)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外文名:Disk partition),指將計算機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儲設備就是硬盤進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塊一塊的硬盤區域,因為硬盤不能直接使用。在傳統的磁盤管理中,將一個硬盤分為兩大類分區: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主分區是能夠安裝操作系統,能夠進行計算機啟動的分區,這樣的分區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裝系統,直接存放文件。
在硬盤中,一般先划分出一個主分區(活動分區),一般來說,這個就是划出的C盤。然后建立擴展分區,在擴展分區內,再建立若干個邏輯分區,這些邏輯分區就是后面的D、E等盤。(如圖)就因為這個是主分區,所以病毒一旦侵入該分區,就會產生問題,而且還有像分區表、引導區、1、0等重要扇區、%*%(一些系統目錄就用%*%表示,如%SystemRoot%、%temp%等,一般是系統變量中定義了的項目)等一些重要的地方,都需要保護。
例如主分區的C盤:
C盤:是指電腦硬盤分區,一般用於儲存或安裝系統使用。針對安裝在本地硬盤的單操作系統來說,是默認的本地系統啟動硬盤。大部分C盤內文件主要由Documents and Settings、Windows、Program Files等系統文件夾組成,Program Files文件夾一般都是安裝軟件的默認位置,但是也是病毒的位置,所以要對C盤進行嚴密保護。
為了更清晰地解釋硬盤分區,我找到一個實例,如下表示:
在上圖中,磁盤分區結構可以表示如下:
3)為什么要分區?
通過隔離分區降低數據損失的風險,相比較硬盤出現壞道等情況,重裝系統/錯誤操作等原因導致的數據損失更常見,好比為降低被稅損失,將一個大包裹拆分成若干小包裹一樣。
- 保證數據的安全性:Windows系列的系統,都是默認裝到C盤的,我們的常用文件,都是放在D、E、F....盤里。如果系統崩潰,那么,我們就把C盤格式化,然后重新做一下系統,也就是所謂的Ghost一鍵還原,或者進行光盤安裝。在系統崩潰的情況下,只刪除C盤的系統文件,而別的分區的數據、文件則不會變動刪除。
- 提升系統的工作效率:Windows系列的系統下,C盤都是默認的系統文件,如果人為的大量加入文件,將會影響系統的檢索效率,無論是計算機開機速度,計算機關機速度,計算機打開軟件等等.....如果長期保持着C盤的精簡,干凈,並且沒有磁盤碎片,將會對系統的工作效率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分區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給那些對於系統啟動運行來講,並不重要的數據分配一個屬於他們專屬的位置,有些類似於火車的后面客乘車箱,有了這個,就很大程度的提升了乘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畢竟,把所有人都擠在火車頭,想要讓火車整個列車組還平穩有序的工作,無異於天方夜譚。 這個也就是我說的第二點,
- 提升工作效率:Windows系列的系統下,我們一般用戶幾乎很少人為手動的操作C盤的文件。我們把數據分類,文檔放在D盤、音樂放在E盤、 視頻放在F盤.....想要找什么就到哪個分區找,然后繼續找下面的分類文件夾,如果管理得當,將會提升很大的工作效率。當然,實際如何應用文件管理,還 是你自己的方式,才會對你的電腦進行更具有力度的控制。 這個也就是我說的第三點,
- 提升系統文件的安全性,把系統文件都放在C盤里,防止用戶誤操作。 初級用戶只要謹記,C盤的文件能不動盡量就不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