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真相——七句話


鄭昀 創建於2014/9/1 最后更新於2014/9/18
關鍵詞:職場,規則,錯題集,結果,救世主,糾結
本文檔適用人員:中層干部

http://ww3.sinaimg.cn/mw1024/62a92ba0tw1egrvpkxr9vj20dw09amyz.jpg
提綱:

  1. 做事有始有終
  2. 沒有苦勞,只有功勞
  3. 不犯同樣錯誤
  4. 職場當戰場,上級是司令
  5.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
  6. 向功課好的學生學習
  7. 錯了就是錯了

這七條是我的工作口頭禪。
一)做事有始有終
何謂有始有終?
案例一:生產環境里由BUG引發了臟數據、造成了損失,我們因收到投訴而得知情況。此時有兩個法則:
一,切忌投訴一起處理一起,那是官府衙門做派。我們身為整個體系的建造者和維護者,一定要舉一反三斬草除根,把所有被影響到的情況都查出來,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是禍躲不過”,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二,一旦介入就要處理到底,大事件模式上所提及的步驟都要一一照做,從bugfix、影響范圍調查、整改措施,到臟數據清理、通報相關部門、聯系顧客和商戶,直至提交RCA報告收尾。
這就叫有始有終。
我們交代下去的每一個任務都要有頭有尾,為什么呢?如下所示:

二)沒有苦勞,只有功勞
因為沒有結果,就沒有意義
不要期望公司因為你和小伙伴們有苦勞而寬容你們沒有產出,這是一個商業公司。
我們深知預研、實施、落地推廣的不易,所以有耐心,但耐心着實有限

三)不犯同樣的錯誤
不犯同樣的錯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得有錯題集,而且分為微觀錯題集和宏觀錯題集。
微觀錯題集,靠的是我們日常的 Root Cause Analysis 制度,做到每錯必查、每錯必寫,每一次事故和線上漏測都變為我們的財富。
宏觀錯題集,則需要遵循職場潛規則“低頭拉車,抬頭看路”,不斷反思公司方針政策。

其次要摒棄單純依靠員工之間互相提醒、依靠個人認真細致來規避相同錯誤的固有思路,鐵打營盤流水兵,靠人終歸是靠不住的,最好靠遵循規則的機器
案例一:自動化編譯,自動化部署,自動化上線,自動化冒煙測試。


四)職場當戰場,上級是司令
商業公司講究執行效率和結果,所以不要糾結。既然是打仗,就要聽將令。一旦有了決議定論,那就盡全力執行,不要糾結。

五)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
過去幾年里,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不要指望有什么人能救我們,只能絞盡腦汁闖陣。

六)向功課好的學生學習
2011年,老大在一次會議上講道,(組織架構、制度、流程、設計等等)要向功課好的學生學習,別學那些功課差的學生。不要梗着脖子說誰誰誰也是這么做,那個誰誰誰是個差生好嗎?!
我們的技術預研是怎么做的?大家都做過畢業論文吧?從具體工作場景中提煉出抽象場景,界定與其他系統的交互和邊界范圍,調查業界是如何實現這個抽象場景 的,BAT怎么做的,各種優秀開源系統又是怎么實現的,美國那些優秀互聯網公司又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優點缺點,我的應用場景下又如何選型、如何改進。閱 人無數之后方能得證大道,否則就是閉門造車抱殘守缺。
然而很多新人未經訓練,拍腦袋就上,不知道要先取經,就算知道,也取的是差生的經。
我們對此要警覺,別讓這些野狐禪把所有人帶溝里。

七)錯了就是錯了
錯了就要承認。不要糾結。
就算辯護說當年時間緊任務急、當年業務方就是這么定的、當年產品就是這么設計的、當年……,也不能改變現在看這是一個錯誤的事實。
是錯就要改。不要糾結。我們都是技術出身,優秀程序員不會無視系統里長期存在的BUG。

-over-

職業培訓系列:

第一次培訓:2013年3月份,職業化包含的六個行為模式

第二次培訓:2013年5月份,職業化的七個細節

第三次培訓:2013年7月份,大項目爆漿處理模式

第四次培訓:2013年職場(潛)規則

第五次培訓:2014年9月18日,職場的真相

 

歡迎訂閱我的微信訂閱號『老兵筆記』,請掃描二維碼關注:
老兵筆記訂閱號二維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