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博客:金輝_lte(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7cff0101019un0.html)
前言
小區搜索的主要目的:
1)與小區取得頻率和符號同步(下行同步);
2)獲取系統幀timing,即下行幀的起始位置;
3)確定小區的PCI(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1.為什么要進行小區搜索?
- 完成UE與基站之間的時間和頻率的同步,並識別小區id;
- 完成小區初搜后,UE接收基站發出的系統信息;
- 小區搜索是UE接入系統的第一步,關系到能否快速,准確的接入系統。
UE開機時,雖然不知道小區系統帶寬是多少,但知道其自身所支持的中心頻率和帶寬。因此,UE會在LTE所支持的頻率的中心頻點附近搜索PSS和SSS。(注:PSS/SSS在幀中的位置參考:LTE問題集錦(2)中的問題10)
PSS和SSS都位於中心頻點的72個子載波上(即:中心的6個RB上,不包含DC,每個RB包含12個子幀,每個子幀15kHz),但實際上只使用了中心頻點DC周圍的62個子載波,兩邊各保留5個子載波用作保護頻段,如下圖所示。
PSS和SSS均使用長度為63的Zadoff-Chu序列(中間有一個DC子載波,因此實際上傳輸的長度為62),加上兩邊邊界額外預留的用作保護頻段的5個子載波,形成了占據中心72個子載波(不包含DC)的PSS和SSS。
2.PSS解碼過程
由於不同的對應不同的根指數u(Root Index u),並且,PSS有3種取值,對應於3種不同的Zadoff-Chu序列,而且每種序列對應一個。從而有以下對應關系:
UE為了接收PSS,會使用上表中的根指數來嘗試解碼PSS,直到其中某個Root Index成功解出PSS為止。當成功解碼出PSS后,根據上面的對應關系,如果知道了。又因為PSS在無線幀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UE又可以知道了該小區的5ms邊界(timing),之所以只知道5ms邊界,是因為一個無線幀(10ms)內有兩個PSS,並且這兩個PSS是完全相同的,因此,UE不知道解出的PSS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所以只能是5ms邊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通過PSS,UE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3.SSS的設計
無論是FDD還是TDD,SSS都在子幀0和子幀5上傳輸。
- 2個SSS(
位於子幀0,
位於子幀5)的值來源於168個可選值的集合,其對應168個不同
;(
)
的取值范圍與
是不同的,因此允許UE只接收一個SSS就檢測出系統幀10ms的timing(即子幀0所在的位置)。這樣做的原因在於,小區搜索過程中,UE會搜索多個小區,搜索的時間窗可能不足以讓UE檢測超過一個SSS。
4.SSS的結構
是由2個長度為31的 m-sequence X和Y交織而成的,每個都可以取31個不同的值(實際上是同一m-sequences的31種不同的偏移)。在同一個小區中,
與
使用的是相同的2個m-sequence,不同的是,在
中,這2個sequence(X和Y)在頻域上交換了一下位置,從而保證了
和
屬於不同的集合。
注解:協議中計算 d(2n)和d(2n+1)的那個公式,可以很好地說明和
的不同。對於
而言,偶數位偏移
位,奇數位偏移
位;對於
而言,偶數位偏移
位,奇數位偏移
位。
組成一個取值,且
一定小於
,因此,
和
的取值范圍必定不同。
5.SSS解碼過程
步驟一:UE知道PSS后,就知道了SSS可能的位置。為什么說是可能呢?
首先,UE在檢測到SSS之前,還不知道該小區是工作在FDD還是TDD模式下。如果UE同時支持FDD和TDD,則會在2個可能的位置上(見圖1.1)去嘗試解碼SSS。如果在PSS的前一個symbol上檢測到SSS,則小區工作在FDD模式下;如果在PSS的前3個symbol上檢測到SSS,則小區工作在TDD模式下。如果UE只支持FDD或TDD,則只會在相應的位置上去檢測SSS,如果檢測不到,則認為不能接入該小區。(通過檢測SSS,UE知道小區是工作在FDD模式還是TDD模式下)
其次,SSS的確切位置還和CP(Cyclic Prefix)的長度有關(如圖1.4、圖1.5所示)。在此階段,UE還不知道小區的CP配置(Normal CP還是Extended CP),因此會在這兩個可能的位置去盲檢SSS。(通過檢測SSS,UE知道小區的CP配置)
步驟二:UE會在SSS可能出現的位置(如果UE同時支持FDD和TDD,則至多有4個位置),根據36.211中6.11.2.1節里的公式、Table 6.11.2.1-1中可能出現的168種取值、以及X與Y交織的順序(以便確定是還是
,其實都能體現在公式里)等,盲檢SSS。
如果成功解碼出SSS(當然也知道了該SSS是還是
),就確定了168種取值之一,即
和
,也就確定了
。確定了SSS是還是,也就確定了該SSS是位於子幀0還是子幀5,進而也就確定了該系統幀中子幀0所在的位置,即10ms timing。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通過SSS,UE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加上檢測PSS時得到的,也就得到了小區的PCI;
- 由於cell-specific RS及其時頻位置與PCI是一一對應的,因此也就知道了該小區的下行cell-specific RS及其時頻位置;
- 10ms timing,即系統幀中子幀0所在的位置(此時還不知道系統幀號,需要進一步解碼PBCH);
- 小區是工作在FDD還是TDD模式下;
- CP配置:是Normal CP還是Extended CP。
6.小區搜索過程
在多天線傳輸的情況下,同一子幀內,PSS和SSS總是在相同的天線端口上發射,而在不同的子幀上,則可以利用多天線增益,在不同的天線端口上發射。
如果是初始同步(此時UE還沒有駐留或連接到一個LTE小區),在檢測完同步信號之后,UE會解碼PBCH,以獲取最重要的系統信息。
如果是識別鄰居小區,UE並不需要解碼PBCH,而只需要基於最新檢測到的小區參考信號來測量下行信號質量水平,以決定是進行小區重選(UE處於RRC_IDLE態)還是handover(UE處於RRC_CONNECTED態。此時UE會通過RSRP將這些測量結果上報給服務小區,決定是否進行handover)。
圖:小區搜索過程及各階段獲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