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使用StarUML畫用例圖


  在寫一份升級方案的時候,發現文字描述半天,好多句子,依然不容易被人看明白,使用visio畫了個流程圖,后來覺得畫個時序圖是最清晰得了。

  於是在找了一個工具: startUML,當然,做時序圖,建模之類的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比如:

  PowerDesigner:http://www.sybase.com/products/modelingdevelopment/powerdesigner

  StartUML:http://staruml.sourceforge.net/en/  現在跳轉至 http://staruml.io/

  下載安裝之后,我用它簡要畫了幾個簡單的圖:

  1.基本用例圖:

  

  2.場景一:基本時序圖:

  

  3.場景二:簡要的另一份時序圖:

  

  4.場景3:另外一種場景簡要描述

  

  這里主要說一下關於豎線的問題,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豎線怎么來的。其實在用例圖上面,右鍵,選擇 Add Diagram --> Sequence Diagram ,然后在新的標簽下,建立相應的 Object 之類的,就可以了

  

  也就是你要注意下面這兩副圖片的區別:

  

  在用例圖模式下,和序列分布模式左側的是不同的。

  當然,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關於 StarUML 應用的東西,可以參考:http://wenku.baidu.com/view/196c5a4c69eae009581bec69.html

  另外,這位大神在6年前寫的文章更為實用: http://www.cnblogs.com/daizhj/archive/2008/04/14/1153121.html

  還有這份文檔,步驟寫得比較詳細:http://wenku.baidu.com/view/2a67901efc4ffe473368ab08.html

  工具都簡單,基本簡單點兩下鼠標,摸索一下大家就都明白了,主要是要能夠通過圖把業務表達清楚,這才是重點和關鍵!

  當然,這工具還有很多好用的東西,我簡單嘗試了一下,發現還真是好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去摸索。

  另外,廢話一句,業務想明白了,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實用工具,直接手畫,其實都無所謂。

  工具只是工具。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會使用工具。但同樣記得,不要受制於工具,不要成為工具的奴隸。

  So,Enjoy it.

  2014年9月17日14:43:41


 

  在后面,我們補充一下時序圖相關的基本概念:

  時序圖(Sequence Diagram),亦稱為序列圖或循序圖,是一種UML行為圖。它通過描述對象之間發送消息的時間順序顯示多個對象之間的動態協作。它可以表示用例的行為順序,當執行一個用例行為時,時序圖中的每條消息對應了一個類操作或狀態機中引起轉換的觸發事件。
時序圖中包括如下元素:角色,對象,生命線,激活期和消息。
1、角色(Actor)
    系統角色,可以是人或者其他系統,子系統。
2、對象(Object)
    對象代表時序圖中的對象在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位於時序圖頂部和對象代表。

對象一般包含以下三種命名方式:
    第一種方式包含對象名和類名。
    第二種方式只顯示類名不顯示對象名,即為一個匿名對象。
    第三種方式只顯示對象名不顯示類名。
3、生命線(Lifeline)
    生命線代表時序圖中的對象在一段時期內的存在。時序圖中每個對象和底部中心都有一條垂直的虛線,這就是對象的生命線,對象間 的消息存在於兩條虛線間。
4、激活期(Activation)
    激活期代表時序圖中的對象執行一項操作的時期,在時序圖中每條生命線上的窄的矩形代表活動期。它可以被理解成C語言語義中一對花括號“{}”中的內容。
5、消息(Message)
    消息是定義交互和協作中交換信息的類,用於對實體間的通信內容建模,信息用於在實體間傳遞信息。允許實體請求其他的服務,類角色通過發送和接受信息進行通信。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