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360筆試,特意搜集下網絡知識,臨時抱佛腳。
1 568A 568B線序
568A 綠白 綠 橙白 藍 藍白 橙 棕白 棕
568B 橙白 橙 綠白 藍 藍白 綠 棕白 棕(以前大學用的都是這個的)
2 數據訪問速度排序
CPU->內存->硬盤->磁盤
3 常用網絡端口
UDP: DNS(53) TFTP(69) SNMP(161)
TCP: SMTP(25) TELNET(23) HTTP(80) FTP(20 21)
4 IOS 7層協議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IP 四層協議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
5 計算機中有多少個端口
TCP 65535 UDP 65535 一共131072
6 cache與buffer的區別?
cache是緩存,由硬件構成;buffer是緩沖區,由RAM的軟件實現。
7 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
動態路由協議的種類:
(1)RIP路由協議
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絡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采用距離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並且保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最少站點數的路徑信息,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丟棄。同時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信息逐漸擴散到了全網。
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但是RIP只適用於小型的同構網絡,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廣播也是造成網絡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2)OSPF路由協議
0SPF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發送鏈路狀態廣播信息。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接口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變量。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信息,並根據一定的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發送有關路由更新信息。
與RIP不同,OSPF將一個自治域再划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類型的路由選擇方式: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采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采用區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絡開銷,並增加了網絡的穩定性。當一個區內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時並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絡的管理、維護帶來方便。
(3)BGP和BGP4路由協議
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於純粹的鏈路狀態算法,也不是基於純粹的距離向量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換網絡可達信息。各個自治域可以運行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BGP更新信息包括網絡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信息。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絡須經過的自治域串,這些更新信息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
為了滿足Internet日益擴大的需要,BGP還在不斷地發展。在最新的BGP4中,還可以將相似路由合並為一條路由。
(4)IGRP和EIGRP協議
EIGRP和早期的IGRP協議都是由Cisco發明,是基於距離向量算法的動態路由協議。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增強版的IGRP協議。它屬於動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仍然使用矢量-距離算法。但它的實現比IGRP已經有很大改進,其收斂特性和操作效率比IGRP有顯著的提高。
它的收斂特性是基於DUAL ( Distributed Update Algorithm ) 算法的。DUAL 算法使得路徑在路由計算中根本不可能形成環路。它的收斂時間可以與已存在的其他任何路由協議相匹敵。
Enhanced IGRP 與其它路由選擇協議之間主要區別包括:收斂寬速(Fast Convergence)、支持變長子網掩模(Subnet Mask)、局部更新和多網絡層協議。執行 Enhanced IGRP 的路由器存儲了所有其相鄰路由表,以便於它能快速利用各種選擇路徑(Alternate Routes)。如果沒有合適路徑,Enhanced IGRP 查詢其鄰居以獲取所需路徑。直到找到合適路徑,Enhanced IGRP 查詢才會終止,否則一直持續下去。
EIGRP 協議對所有的 EIGRP 路由進行任意掩碼長度的路由聚合,從而減少路由信息傳輸,節省帶寬。另外 EIGRP 協議可以通過配置,在任意接口的位邊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
EIGRP 不作周期性更新。取而代之,當路徑度量標准改變時,Enhanced IGRP 只發送局部更新(Partial Updates)信息。局部更新信息的傳輸自動受到限制,從而使得只有那些需要信息的路由器才會更新。基於以上這兩種性能,因此 Enhanced IGRP 損耗的帶寬比 IGRP 少得多。
使用增強的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一個路由器保持一份它的鄰近路由器的路由表副本。如果它不能從這些表中找到一條到達目的地的路由,它向它的鄰近路由器詢問一個路由並且它們輪流詢問它們的鄰近的路由器直到找到一個路由。為了保持所有的路由器注意鄰近路由器的狀態,每個路由器定時發出“握手”信息包。一個在一定時間間隔內沒有收到“握手”信息包的路由器被認為是無效的。
靜態路由是指路由表由網絡管理人員手動設定的一種路由方式。靜態路由的好處是網絡尋址快捷,適用於網絡變動不大的網絡系統。
動態路由是指路由表不是由網絡管理人員手動設定,而是由路由器通過端口進行地址學習自動生成路由表的方式。動態路由的好處是對網絡變化的適應性強,適用於網絡環境變化大的網絡系統。
在一個路由器中,可同時配置靜態路由和一種或多種動態路由。它們各自維護的路由表都提供給轉發程序,但這些路由表的表項間可能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可通過配置各路由表的優先級來解決。通常靜態路由具有默認的最高優先級,當其它路由表表項與它矛盾時,均按靜態路由轉發。
8 常用的備份方式
完全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
1、完全備份(Full Backup)
備份全部選中的文件夾,並不依賴文件的存檔屬性來確定備份那些文件。在備份過程中,任何現有的標記都被清除,每個文件都被標記為已備份。換言之,清除存檔屬性。
完全備份就是指對某一個時間點上的所有數據或應用進行的一個完全拷貝。實際應用中就是用一盤磁帶對整個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包括其中的系統和所有數據。這種備份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只要用一盤磁帶,就可以恢復丟失的數據。因此大大加快了系統或數據的恢復時間。然而它的不足之處在於,各個全備份磁帶中的備份數據存在大量的重復信息;另外,由於每次需要備份的數據量相當大,因此備份所需時間較長。
2、差異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
備份自上一次完全備份之后有變化的數據。差異備份過程中,只備份有標記的那些選中的文件和文件夾。它不清除標記,也即備份后不標記為已備份文件。換言之,不清除存檔屬性。
差異備份是指在一次全備份后到進行差異備份的這段時間內,對那些增加或者修改文件的備份。在進行恢復時,我們只需對第一次全備份和最后一次差異備份進行恢復。差異備份在避免了另外兩種備份策略缺陷的同時,又具備了它們各自的優點。首先,它具有了增量備份需要時間短、節省磁盤空間的優勢;其次,它又具有了全備份恢復所需磁帶少、恢復時間短的特點。系統管理員只需要兩盤磁帶,即全備份磁帶與災難發生前一天的差異備份磁帶,就可以將系統恢復。
3、增量備份 (Incremental Backup )
備份自上一次備份(包含完全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之后有變化的數據。增量備份過程中,只備份有標記的選中的文件和文件夾,它清除標記,既:備份后標記文件,換言之,清除存檔屬性。
增量備份是指在一次全備份或上一次增量備份后,以后每次的備份只需備份與前一次相比增加和者被修改的文件。這就意味着,第一次增量備份的對象是進行全備后所產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第二次增量備份的對象是進行第一次增量備份后所產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如此類推。這種備份方式最顯著的優點就是:沒有重復的備份數據,因此備份的數據量不大,備份所需的時間很短。但增量備份的數據恢復是比較麻煩的。您必須具有上一次全備份和所有增量備份磁帶(一旦丟失或損壞其中的一盤磁帶,就會造成恢復的失敗),並且它們必須沿着從全備份到依次增量備份的時間順序逐個反推恢復,因此這就極大地延長了恢復時間。
常用的數據庫備份類型匯總
對數據庫的備份是網站管理人員的必修課,那么常用的數據庫備份方式有哪些呢?應如何選擇?
數據庫備份有四種類型,分別應用於不同的場合,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1、完全備份
這是大多數人常用的方式,它可以備份整個數據庫,包含用戶表、系統表、索引、視圖和存儲過程等所有數據庫對象。但它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所以,一般推薦一周做一次完全備份。
2、事務日志備份
事務日志是一個單獨的文件,它記錄數據庫的改變,備份的時候只需要復制自上次備份以來對數據庫所做的改變,所以只需要很少的時間。為了使數據庫具有魯棒性,推薦每小時甚至更頻繁的備份事務日志。
3、差異備份
也叫增量備份。它是只備份數據庫一部分的另一種方法,它不使用事務日志,相反,它使用整個數據庫的一種新映象。它比最初的完全備份小,因為它只包含自上次完全備份以來所改變的數據庫。它的優點是存儲和恢復速度快。推薦每天做一次差異備份。
4、文件備份
數據庫可以由硬盤上的許多文件構成。如果這個數據庫非常大,並且一個晚上也不能將它備份完,那么可以使用文件備份每晚備份數據庫的一部分。由於一般情況下數據庫不會大到必須使用多個文件存儲,所以這種備份不是很常用。
9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不同?
從工作方式來看,集線器是一種廣播模式,也就是說集線器的某個端口工作的時候其他所有端口都有名收聽到信息,容易產生廣播風暴。當網絡較大的時候網絡性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那么用什么方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呢?交換機就能夠起到這種作用,當交換相工作的時候只有發出請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間相互響應而不影響其他端口,那么交換機就能夠隔離沖突域和有效地抑制廣播風暴的產生。
從帶寬來看,集線器不管有多少個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條帶寬,在同一時刻只能有兩個端口傳送數據,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時集線器只能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而對於交換機而言,每個端口都有一條獨占的帶寬,當兩個端口工作時並不影響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時交換機不但可以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
10 IGP 與 EGP 的不同
IGP: 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專用於一個自治網絡系統(比如:某個當地社區范圍內的一個自治網絡系統)中網關間交換數據流轉通道信息的協議。網絡IP協議或者其他的網絡協議常常通過這些通道信息來決斷怎樣傳送數據流。目前最常用的兩種內部網關協議分別是:路由信息協議(RIP)和最短路徑優先路由協議(OSPF)。
EGP:外部網關協議(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外部網關協議(EGP)是一種在自治系統的相鄰兩個網關主機間交換路由信息的協議。 EGP 通常用於在因特網主機間交換路由表信息。它是一個輪詢協議,利用 Hello 和 I-Heard-You 消息的轉換,能讓每個網關控制和接收網絡可達性信息的速率,允許每個系統控制它自己的開銷,同時發出命令請求更新響應。路由表包含一組已知路由器及這些路由器的可達地址以及路徑開銷,從而可以選擇最佳路由。每個路由器每間隔 120 秒或 480 秒會訪問其鄰居一次,鄰居通過發送完整的路由表以示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