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當該類被實例化的時候就會執行該函數。那么我們就可以把要先初始化的屬性放到這個函數里面。如下程序:
析構函數:
上圖中的“__del__”就是一個析構函數了,當使用del 刪除對象時,會調用他本身的析構函數,另外當對象在某個作用域中調用完畢,在跳出其作用域的同時析構函數也會被調用一次,這樣可以用來釋放內存空間。
__del__()也是可選的,如果不提供,則Python 會在后台提供默認析構函數
—————————————————————————分割線——————————————————————————————————
一:函數
如果你需要在程序中重用代碼,---------定義函數。 def 函數名(參數)://todo
如:
輸出:
也可以將函數的參數定義為默認參數,注:默認參數一般放參數的最后,如:
輸出:
二:類
類的定義應該是放在面向對象的標題里,但是我們一般函數定義在類里面,從這個范圍來說,我在這記錄了類。
類和對象是面向對象編程的兩個主要方面。類:創建一個新類型,而對象是這個類的實例,類使用class關鍵字創建。類的域和方法被列在一個縮進塊中。
注意:在python語言中,不管什么類型的實例都被看做對象,如整數也被作為對象看待,它屬於int類,這和其他語言c++,java把整數純粹作為類型是不同的。
”域“的概念:
屬於一個對象或類的變量被稱為域,其實就是類里面定義的變量
域——類的變量和對象的變量
1:類的變量:由一個類的所有對象(實例)共享使用,只有一個類變量的拷貝,所以當某個對象對類的變量做了改動的時候,這個改動會反映到所有其他的實例上。我理解為:其實它就是一個類的全局變量,類實例化后的對象都可以調用該變量。
2:對象的變量: 由類的每個對象/實例擁有。因此每個對象有自己對這個域的一份拷貝,即它們不是共享的,在同一個類的不同實例中,雖然對象的變量有相同的名稱,但是是互不相關的。我理解的是:不同的對象調用該變量,其值改變后互不影響,跟C#的語法一樣,我還因為不理解第一點糾結了半天 !
屬於類級別的變量,在使用它的時候一定要帶上類型名字 比如 MyClass.count
屬於每個對象級別的變量,在調用的時候一定要帶上self表明屬於當前對象。self.name
如:
輸出:
域(變量)和方法(函數)可以合稱為類的屬性
類的方法:
類的方法與普通的函數只有一個特別的區別——它們必須有一個額外的第一個參數名稱,但是在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你不為這個參數賦值,Python會提供這個值。這個特別的變量指對象本身,按照慣例它的名稱是self
。(類似於c#的this指針)
如:
__init__方法:屬於python語言的構造函數,一個類只能有一個__init__方法
__del__方法
:屬於python語言的析構函數,
它在對象消逝的時候被調用。
當對象不再被使用時,__del__
方法運行,但是很難保證這個方法究竟在 什么時候 運行。如果你想要指明它的運行,你就得使用del
語句
三:模塊
模塊:如果你想要在其他程序中重用很多函數--------定義模塊。其實就是很多的類型,很多的方法集合在一個或多個文件中,通過import ** 載入,類似於c#中的dll
模塊基本上就是一個包含了所有你定義的函數和變量的文件。為了在其他程序中重用模塊,模塊的文件名必須以.py
為擴展名。
注意: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的名稱__name__,__name__作為模塊的內置屬性,它的作用就是檢測.py文件的調用方式,然后根據__name__做出相應的處理。
模塊有兩種調用方式:1:被import載入調用 2:直接使用
如果模塊直接執行,__name__="__main__"; 通常,此語句用於模塊測試中使用。
例如:定義一模塊名字為MyModule.py
直接運行輸出:
通過其他模塊調用:
調用模塊代碼:
間接調用運行輸出:
導入部分類,函數及變量,可以使用from...import... 例如 from MyModule import Module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