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月入職,直到昨天的八月七日,剛好工作了一個月。
規律而且正確的作息是第一位的,對工作效率和個人情緒影響非常大。
因為從南山搬到了寶安西鄉,雖然靠近地鐵站,但用在交通的時間從原來的四十五分鍾飆升到現在的一小時二十五分鍾,所以早上七點鍾必須起床。
如果我一點多兩點睡,第二天早上肯定是這樣的——從出門開始就會有點煩躁,懊惱自己為什么前一晚不早睡。進到公司之后沒什么精神地吃了早餐,開始做練習。做練習肯定會遇到問題,遇到問題之后就會急,一急就更做不出來。在這沒什么進展的情況下就犯困,起身上洗手間洗了把臉回來,發現還是沒有好轉,干脆放棄。等中午休息之后(其實只能睡二十多分鍾),下午依然是在昏昏沉沉中度過。ETD快到了,沒辦法只好加班,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晚上回去晚了一個多小時,身心疲憊,還總是惦記着公司里沒有完成的任務。
可是一旦把睡覺的時間調整到十二點,完全就不一樣了。可能早上遇到的問題都成了小問題,經過清醒的大腦略加思考之后就能解決。同樣任務量的Exercise,可能一個早上就能搞定。因為前一晚的睡眠時間充足,中午小憩一會就能保證下午的精神狀態。如果組長沒有分配更多的緊急任務,按時下班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晚上還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是業余興趣還是技術上的自主學習。
對於編程來說,精神狀態好與壞情況下的工作效率差別是巨大的。這一點,相信很多程序員都深有體會。七月份按時休息的天數屈指可數,八月份的目標是在十二點前睡覺,合格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
錯誤的作息,不但會使工作的效率降低到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還會大大地影響業余的生活,沒有空余的時間和足夠好的精神狀態反思自己、做出改變,形成惡性循環。
相反的,早睡早起,在養成習慣之后,不需要付出額外的代價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自己完成任務的速度和質量。在工作得到認可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可以會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和充足的時間去經營業余的生活。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如果你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不妨試試早睡一個小時。
(第一部分: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