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的finalize


目錄 

基本預備相關知識 
對象的銷毀過程 
對象重生的例子 
對象的finalize的執行順序 
何時及如何使用finalize 
參考 

基本預備相關知識 

1 java的GC只負責內存相關的清理,所有其它資源的清理必須由程序員手工完成。要不然會引起資源泄露,有可能導致程序崩潰。 

2 調用GC並不保證GC實際執行。 

3 finalize拋出的未捕獲異常只會導致該對象的finalize執行退出。 

4 用戶可以自己調用對象的finalize方法,但是這種調用是正常的方法調用,和對象的銷毀過程無關。 

5 JVM保證在一個對象所占用的內存被回收之前,如果它實現了finalize方法,則該方法一定會被調用。Object的默認finalize什么都不做,為了效率,GC可以認為一個什么都不做的finalize不存在。 

6 對象的finalize調用鏈和clone調用鏈一樣,必須手工構造。 
如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2.     super.finalize();  
  3. }  




對象的銷毀過程 

在對象的銷毀過程中,按照對象的finalize的執行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系統會記錄對象的對應狀態: 
unfinalized 沒有執行finalize,系統也不准備執行。 
finalizable 可以執行finalize了,系統會在隨后的某個時間執行finalize。 
finalized 該對象的finalize已經被執行了。 

GC怎么來保持對finalizable的對象的追蹤呢。GC有一個Queue,叫做F-Queue,所有對象在變為finalizable的時候會加入到該Queue,然后等待GC執行它的finalize方法。 

這時我們引入了對對象的另外一種記錄分類,系統可以檢查到一個對象屬於哪一種。 
reachable 從活動的對象引用鏈可以到達的對象。包括所有線程當前棧的局部變量,所有的靜態變量等等。 
finalizer-reachable 除了reachable外,從F-Queue可以通過引用到達的對象。 
unreachable 其它的對象。 

來看看對象的狀態轉換圖。 


好大,好暈,慢慢看。 

1 首先,所有的對象都是從Reachable+Unfinalized走向死亡之路的。 

2 當從當前活動集到對象不可達時,對象可以從Reachable狀態變到F-Reachable或者Unreachable狀態。 

3 當對象為非Reachable+Unfinalized時,GC會把它移入F-Queue,狀態變為F-Reachable+Finalizable。 

4 好了,關鍵的來了,任何時候,GC都可以從F-Queue中拿到一個Finalizable的對象,標記它為Finalized,然后執行它的finalize方法,由於該對象在這個線程中又可達了,於是該對象變成Reachable了(並且Finalized)。而finalize方法執行時,又有可能把其它的F-Reachable的對象變為一個Reachable的,這個叫做對象再生。 

5 當一個對象在Unreachable+Unfinalized時,如果該對象使用的是默認的Object的finalize,或者雖然重寫了,但是新的實現什么也不干。為了性能,GC可以把該對象之間變到Reclaimed狀態直接銷毀,而不用加入到F-Queue等待GC做進一步處理。 

6 從狀態圖看出,不管怎么折騰,任意一個對象的finalize只至多執行一次,一旦對象變為Finalized,就怎么也不會在回到F-Queue去了。當然沒有機會再執行finalize了。 

7 當對象處於Unreachable+Finalized時,該對象離真正的死亡不遠了。GC可以安全的回收該對象的內存了。進入Reclaimed。 


對象重生的例子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class C {  
  2.     static A a;  
  3. }  
  4.   
  5. class A {  
  6.     B b;  
  7.   
  8.     public A(B b) {  
  9.         this.b = b;  
  10.     }  
  11.   
  12.     @Override  
  13.     public void finalize() {  
  14.         System.out.println("A finalize");  
  15.         C.a = this;  
  16.     }  
  17. }  
  18.   
  19. class B {  
  20.     String name;  
  21.     int age;  
  22.   
  23.     public B(String name, int age) {  
  24.         this.name = name;  
  25.         this.age = age;  
  26.     }  
  27.   
  28.     @Override  
  29.     public void finalize() {  
  30.         System.out.println("B finalize");  
  31.     }  
  32.   
  33.     @Override  
  34.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35.         return name + " is " + age;  
  36.     }  
  37. }  
  38.   
  39. public class Main {  
  4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41.         A a = new A(new B("allen", 20));  
  42.         a = null;  
  43.   
  44.         System.gc();  
  45.         Thread.sleep(5000);  
  46.         System.out.println(C.a.b);  
  47.     }  
  48. }  



期待輸出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A finalize  
  2. B finalize  
  3. allen is 20  


但是有可能失敗,源於GC的不確定性以及時序問題,多跑幾次應該可以有成功的。詳細解釋見文末的參考文檔。 

對象的finalize的執行順序 

所有finalizable的對象的finalize的執行是不確定的,既不確定由哪個線程執行,也不確定執行的順序。 
考慮以下情況就明白為什么了,實例a,b,c是一組相互循環引用的finalizable對象。 

何時及如何使用finalize 

從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 最重要的,盡量不要用finalize,太復雜了,還是讓系統照管比較好。可以定義其它的方法來釋放非內存資源。 
2 如果用,盡量簡單。 
3 如果用,避免對象再生,這個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4 可以用來保護非內存資源被釋放。即使我們定義了其它的方法來釋放非內存資源,但是其它人未必會調用該方法來釋放。在finalize里面可以檢查一下,如果沒有釋放就釋放好了,晚釋放總比不釋放好。 
5 即使對象的finalize已經運行了,不能保證該對象被銷毀。要實現一些保證對象徹底被銷毀時的動作,只能依賴於java.lang.ref里面的類和GC交互了。 

參考 

關於引用類型,GC,finalize的相互交互可以參考ReferenceQueue GC finalize Reference 測試及相關問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